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160552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6-12
《小学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多元视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多元视角小学语文教学文本指的是作为教学使用的篇幅不长的单篇作品,包括课前导读、文章和课后问题等。教学文本的主体部分是文章,文章是教学的主要载体。课前导读和课后练习是学习目标的体现。当前,很多教师误把教学文本解读单一地理解为文章解读,忽视课前导读和课后练习,凭个人阅读经验和兴趣随意解读,忽视了教学文本的目标功能、编者意图、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情感体验,造成目标缺位或越位、文本解读泛滥、教学内容过渡膨胀等问题。小学语文教学文本解读应该从普通读者、作者、教科书编者、学生、教师等不同角度,全方位地多元解读,明确作者的表达需要、编者的编排意图和学生的实际学
2、情,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科学制订教学策略,充分发挥教学文本的教学价值。一、纯粹阅读:普通读者的视角6教师首先应是一名普通读者,对阅读充满兴趣。作为一名普通读者阅读教学文本,一般只读文本的文章部分,不必读导读和课后练习。此时的阅读是休闲的、放松的,阅读只是喜欢而已。因为喜欢而阅读,因为感动而阅读,阅读不带任何功利,是一种纯粹的阅读,是初步阅读。无论是细细品读,还是粗略阅读,阅读都是一种获得心灵体验、荡涤灵魂的重要方式。喜欢阅读是一种气质,只有喜欢阅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喜欢阅读的学生。教师对文章的首次阅读,应该把自己当做一名普通的读者,获得最初的阅读体
3、验。这种阅读体验,很多时候会与学生的阅读体验比较接近,有利于教师准确地把握学生的阅读情感。因此,教师作为普通读者对文章的初步阅读是很有必要的。二、解读作者:挖掘文字背后的内涵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就是说,文章是作者的感触流露于笔端的一种表达。文字虽只是符号,却承载着作者的喜怒哀乐、人生见解、生命体验。作为读者,只有和作者对话,了解作者创作文章时所处的境遇,所经历的事件,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体验,才能读懂文字所蕴含的情感,读懂文字背后的内涵。《跨越百年的美丽》是梁衡在1998年创作的一篇散文。当时
4、很多年轻女性对什么是真正的美缺乏正确的认识,一味追求外在的华美,忽视了自身的学习和修炼。梁衡在居里夫人100周年诞辰之际,写下了这篇文章,为的是告诉年轻的女性只有内在的美才能跨越百年,成为永恒,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了解了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读者就更容易理解作者藏在文字背后对居里夫人的敬意和对年轻人的谆谆告诫。6三、解读编者:明确文本的编排意图选人教科书的文章是编者精心筛选的结果,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阅读价值。有的文章,适合一般读者阅读,具有阅读的普适性,但不一定适合作为教学文本。当前的教科书具有特定的编排体系,编者根据教学的需要,以一定的序列编
5、排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都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为了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选人教科书的文章不仅需要文质兼美,而且还要方便教学。首先,要解读单元导读。一篇文章承载的教学信息和情感是丰富且多元的,而一篇文章的教学不可能穷尽所有,总是要有所取舍,才能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编者在编排教科书时,以单元导读的形式,提醒教师本单元组的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教师应准确解读各单元组的导读,明确编排意图,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这是避免教学缺位和教学越位的重要保障。其次,要解读课后问题。有的教师误把文本解读狭义地理解为文章解读,忽略了课后问题,以个人经验解读代替编者意图,这样
6、容易造成教学目标的混乱。如果说单元导读是单元教学的重点,那课后练习则是课文教学的重6点。课后练习往往是对单元教学重点的细化,是阅读文本和教学的重要导向,是教师制订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解读课后问题,应以实现单元教学目标为核心标准,以文本内容为主要媒介,明确文本的教学和使用价值。教师在阅读教学文本的时候,要从教科书的角度解读编者的编排意图,明确文本所承载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文本的教学价值包括文本的内容价值、情感价值和表达形式价值。语文教学是学生习得理解言语内容和掌握言语表现形式的过程。教师在文本解读时,要格外关注编者对文本内容的取舍和言语表现形式的呈
7、现,明确文本对帮助学生获得言语内容的理解和言语表现形式的媒介作用,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语言表达的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四、解读学生:判断学生的实际学情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水平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对同样的事物,认识水平和视角会有很大的差异。面对同一个文本,教师的解读与视角和学生的解读与视角也会有很大的不同。教师要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去了解其已有的认知水平,作出准确的判断,才能做到与学生对话,与文本对话。笔者曾有这样的一次教学经历:引导学生观看2012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学写颁奖词。出乎意料的是,在十个获奖人物中,学生写得最多的不是为国防科研、核事
8、业献身的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