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在音乐印象中“沉潜”

学会在音乐印象中“沉潜”

ID:10159869

大小:3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6-12

学会在音乐印象中“沉潜”_第1页
学会在音乐印象中“沉潜”_第2页
学会在音乐印象中“沉潜”_第3页
学会在音乐印象中“沉潜”_第4页
学会在音乐印象中“沉潜”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会在音乐印象中“沉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会在音乐印象中“沉潜”音乐欣赏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包含了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综合的动态过程,而这一过程又分为音乐审美直觉、音乐审美体验和音乐审美升华三个阶段。①笔者把第一阶段“音乐审美直觉”定义为学生通过音响感知得到的“音乐印象”。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感官性的音乐印象中“沉潜”下去,探寻和了解音乐本真的风格特点,深度感受美洲音乐文化本质,笔者从实践中总结出了以下三条设计策略。一、对比式“沉潜”――通过生活体验寻找音乐的模仿性艺术源于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提供了艺术家创作的源头和灵感,从而使其在提炼和升华后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那么,作为欣赏者,是否也能从“生活体验”出

2、发来欣赏和聆听一些富有生活气息的音乐作品呢?在“美洲乐声”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由巴西作曲家维拉・罗勃斯创作的管弦乐曲《凯皮拉的小火车》就是一首饱含生活气息的作品。整首作品从火车启动到途中行驶,最后到达终点,好似带领听众做了一次巴西乡间旅游。②于是,笔者从生活中的音响体验出发展开了教学。案例1:管弦乐曲《凯皮拉的小火车》教学片段11(一)情景导入:让学生听辨一段火车从启动、加速到靠站的自然音响,并用图形符号或自己的嗓音加以模仿。于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了以下的图形符号。图1:(二)新课教学:首先完整聆听一遍《凯皮拉的小火车》,整体感受乐曲欢乐的情绪和模仿农场工人凯皮拉乘车上班

3、的场景。其次,唱一唱农场工人上班路上哼唱的悠扬曲调(主旋律),通过分段聆听引导学生寻找音乐家是如何从生活中提取素材,用什么乐器来模仿自然音响的,音乐音响与自然音响又有什么不同。(音乐音响更富有情感,更具有一种欢乐美)最后总结如下:表1:音乐结构引子主题呈示尾声音乐内容火车启动途中行驶(行进1―临时停靠―行进2)到达终点主奏乐器巴西体鸣乐器小提琴组、管弦乐、巴西体鸣乐器、长笛管乐组、巴西体鸣乐器主旋律的出现行进1:第一次呈现(小提琴组)行进2:第二次高八度呈现(长笛)11之后,再次完整聆听乐曲,对乐曲进行深入的体验,让学生随音响进行模仿(用动作模仿火车启动,哼唱主旋律等),从中体会

4、作品的音乐特色。最后,在老师的提示下,总结音乐特色:图2: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实践,笔者发现,从生活音响导入音乐音响能够有效地深化学生对音乐音响的体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见图3)。其中,聆听并不是学生音乐欣赏的唯一途径,“与其说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感受和鉴赏音乐的能力是‘听’出来的,还不如说是‘唱’出来、‘奏’出来的,是‘表现’和‘创作’出来的。”③在这一课例中,主要采用了让学生通过“图形谱”的方式将对音乐的感受“表现”出来。因为图形谱的使用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表现出对音乐的感受,能力稍强一点的学生可以把音高、节奏、旋律走向等要素标示出来。另外,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将法国作曲家

5、奥涅格的《太平洋“231”》做出对比欣赏,提高学生的音乐赏析能力。图3:二、体验式“沉潜”――通过体态律动感受音乐的文化性11体态律动学是由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创建的。体态律动又称“和乐动作”,就是让学生通过身体来体验节奏感,从而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创造性,使他们在课堂上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通过训练使学生耳聪目明,反应敏捷。④教材中的探戈舞曲《化装舞会》是一首极富感染力的作品,被誉为阿根廷的第二国歌。其中,坚定自信、铿锵有力的探戈节奏,会让人情不自禁地摆动起来。于是,笔者抓住了这首作品的节奏特点,让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用身体的动作来体验其中的韵律感,让动作成为音乐的“化身”。

6、具体的“体态律动”教学设计如下:案例2:探戈舞曲《化装舞会》之“体态律动”教学设计片段片段1:“甩头踏步”这种“甩头踏步”的体态律动法是为A段的主题a设计的。其中,第一小节是四个带顿音的八分音符,用左右交换踏步的声势来模仿,并注意稍强的力度和较短的时值。第二小节第一个八分休止符用双手击掌,紧接着两个半拍是一个甩头的动作。甩头的动作需要干脆、利落。最后,用一个上升的弧线手势来表示旋律中半音的上行。图谱1:旋律节奏踏步甩头11击掌手势除了设计具体的动作外,还需要考虑的是,在有限的课堂空间范围内可行性的空间行走形式。在这里笔者设计了以下三种方式:1.全班围成一个大圆圈行走;2.以小组为

7、单位行走;3.两排相反方向直线行走。图4:片段2:“蹲起跳跃”由于B段主题a的旋律是一个连断结合的音型,并且有一定的高低起伏,于是笔者设计了一种“蹲起跳跃”的体态律动。第一小节前四个音是先下行后上行的波浪式的行进,蹲起的动作可以很好地与其配合。第一小节第三拍达到了乐句的高音处,学生刚好做完一个蹲起,身体处于最高的直立状态。后面三个是下行的八分音符,短促而轻巧,用向前跳跃的动作来加以配合。图谱2:旋律节奏蹲起11跳跃以上两个“体态律动”的设计虽然看似简单、童趣,但在学生们律动的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