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比喻构建高效中职数学课堂

巧用比喻构建高效中职数学课堂

ID:10158638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1

巧用比喻构建高效中职数学课堂_第1页
巧用比喻构建高效中职数学课堂_第2页
巧用比喻构建高效中职数学课堂_第3页
巧用比喻构建高效中职数学课堂_第4页
巧用比喻构建高效中职数学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巧用比喻构建高效中职数学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巧用比喻构建高效中职数学课堂【摘要】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灵活恰当地运用形象比喻来辅助教学,则教学效果就会好很多。笔者通过教学实例阐述五种特定情况下运用比喻,从中感悟比喻的力量。【关键词】中职比喻贴切通俗趣味积累【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5-0176-02中职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作为文化科的数学学科内容抽象,实践应用较少,再加上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基于学生、学科、教师三方面原因,导致数学是中职课堂教学中最难教的学科之一。因此,如何使数学变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就成了中职数学教师追求的主要目标。我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若

2、能根据教学内容适时恰当地运用贴切、通俗而又耐人寻味的比喻,能很好地激活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智慧。从而将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陌生为熟悉,使学生在欢快愉悦的课堂气氛中,轻而易举、毫不费力地接受那些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教学难点。比喻如此有用,那么教师又如何寻找和运用比喻呢?对于比喻的寻找其实来源于自然与生活,只要教师平时能多留心,注意寻找和积累难点的教学喻体,稍加斟酌韵味,就能形成比较贴切的比喻。5一在学生对抽象概念、性质理解受阻时适用比喻如在历届教学中,学生对映射的概念和性质都感到抽象难懂。为此,我是这样比喻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定义和性质的。把集合A中的元素看成信,集合B中的元素看成信箱。(1)每一

3、封信都要投到唯一的一个信箱,不能一封信投入多个信箱(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B中都有唯一的一个元素和它对应,集合A中每个元素在B中都要有象,且象要唯一);(2)每一封信都要寄出去,不能留下(集合A中每个元素都要有象,不能有剩余);(3)允许多封信投入同一个信箱,但不允许一封信投入多个信箱(映射可以多对一,但不允许一对多);(4)每封信都要投出去,不是每个信箱都有信放进来(集合A中每个元素都要有象,集合B中不一定每个元素都有原象)。通过引用这个众所周知且形象贴切的比喻,学生轻松地接受这一知识难点。二等价转化思维转不过弯时用比喻5中职学生思维能力较弱,很多需要转化思想的题型和方法,学生往往很难理

4、解,脑筋转不了弯,因此思维往往在此受阻,这时通过运用贴切的比喻,正如把黄豆磨成豆浆,喂到小孩肚子里,使学生思维畅通,从而使学生消化吸收。如讲不等式恒成立和不等式有解求参数范围问题时,把它转化为函数的最值问题的思想方法讲了好几次,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满脸的迷惘。为了让学生能领悟这一拐弯点,教师上课时可以这样比喻“a>f(x)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问题”:把“a”看成是老师我,把“f(x)”看成是我们班的全体同学,假如要证明“我的年龄比我们班的全体同学都大”是恒成立的,只要证明什么就行了呢?有必要把我的年龄逐个去和在座的每个同学都比一下吗?有什么简便方法呢?老师这样比喻式启发学生积

5、极思考,得出只要找出我们班年龄最大的同学和我比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如果我的年龄比我们班最大的那个同学大,那么就说明我的年龄比我们班的任何一个同学都要大是恒成立的。进而再追问:“如果a>f(x)有解,求a的取值范围”有解问题就是存在性问题,换言之,该问题就是存在f(x)使得f(x)  三在学生易错点上运用比喻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由于对知识点理解不到位,或者考虑问题丢三落四,常常会出现错误。如在二次根式的化简教学中,绝大多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易犯的错误,尽管多次给学生强调纠正,收效甚微。有一次我在一篇文章上看到关于此内容的教学比喻,于是我把它运用到教学中,我告诉学生:要化简,得先让a从“屋子”(

6、即根号)里走到“院子”(即绝对值

7、5

8、)里来。至于a如何走出这院子,还要看它的“体质好坏”(即是正数、零还是负数),体质较好甚至健壮的(a≥0)就直接走出来了,而体质较弱的(a<0)必须戴上一条围巾(即负号-)再出来,以防感冒。这样生动的比喻使全班学生开怀大笑,而学生也在这样的欢笑中深刻理解并记住了知识的内涵。四解题模式固定的典型、重要题型用比喻强化解题程序数学中有很多典型问题,它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约定俗成的,是有某种固有的套路的,只要识别它所属类型,就可以用该类型题的固有解题模式破解出来。如数学问题:“已知一定点A(4,0),另一动点P在圆x2+y2=4上,若点M是AP中点,求点M的轨迹方

9、程。”这是一道典型的用代入法求轨迹方程问题,大多数学生会被代入法的解题程序弄得头脑混乱。为了强化学生掌握这种特有题型的解题模式,教师可以这样比喻:把要求轨迹上的动点M看成是我,在已知轨迹上的点P看成是月亮,一个动点(我)会随着另一个动点(月亮)的运动而运动,即月亮走我也走,要求一个动点(我)的轨迹,已知另一动点(月亮)在已知轨迹上运动,这两个动点有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月亮走我也走”的问题,我们可分以下三步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