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秋半期试题

高二语文秋半期试题

ID:10135506

大小:107.6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6-11

高二语文秋半期试题_第1页
高二语文秋半期试题_第2页
高二语文秋半期试题_第3页
高二语文秋半期试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秋半期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语文秋半期试题命题人:刘海燕第Ⅰ卷(16分,每小题2分)一、语文基础知识(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自我徂(chú)尔天姥(mǔ)山否(pǐ)极泰来呦(áo)呦鹿鸣B.何时可掇(chuò)越陌(mò)度阡婀娜(nuó)贾(gǔ)人C.山居秋暝(míng)暮霭(ǎi)羽扇纶(guān)巾玉簟(diàn)D.长歌当(dāng)哭殒(yǔn)身不恤转轴拨弦(xuán)褒禅(chán)山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记忆犹新    乔装打扮    抱薪救火    罄竹难书  B.励精图治    一枕黄梁    惊心动魄    通宵达旦  C

2、.良晨美景    结局园满    不可思议    一劳永逸D.首屈一指    无精打采    既往不究   出人投地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一仗真是艰苦卓绝,直到增援部队及时赶到,才算功败垂成,取得胜利。B.你我兄弟离散多年,今日他乡萍水相逢,怎不令人感慨万千。C.《红楼梦》通过典型的语言描写,把“明似一团火,暗是一把刀”的王熙凤的形象惟妙惟肖地展现在我们面前。D.我们语文老师对王安石颇有研究,讲起《游褒禅山记》来高谈阔论,精彩异常。4.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氓》《无衣》《静女》这三首诗都运用了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写法。B.《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中仅有的长篇叙

3、事诗。全诗突出表现了屈原本人的进步理想、政治热情、高尚的品格和顽强的斗争精神,具有浪漫主义色彩。C.《六国论》是一篇史论,主要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本意在悲叹六国因赂秦而导致灭亡。作者苏洵,与儿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著名。有诗赞曰“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D.《琵琶行》全诗以人物为线索,琵琶女的身世为明线,诗人的感受为暗线,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将二者融为一体。二文言文阅读(8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5--8题。放鹤亭记苏轼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

4、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

5、《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婉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升:登上B.鸣鹤在阴

6、,其子和之和:和睦 C.隐德之士,狎而玩之狎:亲近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阴:北边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B.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C.宜若有益而无损者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D.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  B.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C.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D.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

7、,未可与易也8.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景色。  B.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  C.第三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D.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鹤、招鹤之歌作结,意境悠远,余韵绵长。第Ⅱ卷(共84分) 三、文言文翻译(8分)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每句4分)(1)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