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选修1练习题1

高二历史选修1练习题1

ID:10132013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1

高二历史选修1练习题1_第1页
高二历史选修1练习题1_第2页
高二历史选修1练习题1_第3页
高二历史选修1练习题1_第4页
高二历史选修1练习题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选修1练习题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历史选修1练习题(专题八、九)一、选择题1.与戊戌变法比较,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显著背景是A、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B、自上而下实行经济改革C、封建专制统治比较薄弱D、农民阶级支持全面改革2.下列有关日本明治维新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废藩置县,建立府、县、道的地方体制②废除封建身份制度,保留武士特权③推行征兵制,建立一支绝对忠于天皇的军队④改革土地制度,废除了允许土地买卖的法令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3.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最突出的表现是 A、掌握政权的人是原属统治阶级的武士  B、不少垄断资本家由旧式

2、特权商人脱胎而来  C、垄断集团与军阀集团相勾结,推行军国主义政策 D、天皇是国家元首兼军队最高统帅,拥有专制全力 4.明治维新中“文明开化”政策的核心是A、用西方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B、废除身份制度实现形式上的平等C、提倡武士道精神,实现民族振兴D、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5.首先以武力叩开日本国门的国家是A、俄国B、英国C、法国D、美国6.《五条誓文》是A、改革派的誓言B、废除身份制度的法令C、明治政府改革的施政纲领D、规定必须效忠天皇的法令7.明治政府成立之初,殖产兴业的重点是①军事工业②重工业③交通运输业④通讯业

3、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③8.福泽谕吉提出“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的观点,反映了他①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观念②反对日本的封建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③宜传自由平等④反对对外扩张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9.“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10.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

4、步最为关键的是:A、废藩置县B、发展近代教育C、实行征兵制D、废除土地买卖法令11.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没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是建立了近代天皇制,最主要的原因是:A、明治政府的领导者与封建制度联系密切B、资产阶级还没有克服封建专制主义C、倒幕中日本人民没有受到民主思想熏陶D、1889年的日本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色12.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最主要因素是:A、民族危机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康、梁等的宣传活动13.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

5、机。这里的民族危机是指A、法国发动侵略中国的中法战争B、日本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C、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资本输出D、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4.19世纪末,维新派提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他们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身上,这表明 A、戊戌变法运动的出现和失败都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B、戊戌变法运动的出现和失败都不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C、戊戌变法运动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失败则带有偶然性 D、戊戌变法运动的出现是历史的偶然,失败则是历史的必然15.戊戌变法失败的最主要的客观原因是A、袁世凯出卖维新派B、封建顽

6、固势力非常强大C、维新派的软弱妥协D、帝国主义的破坏16.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百日维新最根本的相同原因是A、民族危机严重B、国内阶级目睹尖锐C、资产阶级软弱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17.梁启超在《变法通议》的文章中倡导在中国实行A、君主立宪制B、民主共和制C、三权分立制D、君民共主制18.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是指要在政治上实行:A、君主专制B、联邦制C、共和制D、君主立宪制19.戊戌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在于A、促进思想启蒙   B、发展资本主义C、推动政治改革运动   D、掀起民族民主革命列

7、对维新变法运动的评述中,不正确的是A、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B、是带有一定群众性的救亡图存运动C、脱离广大人民群众是它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D、以维护孔子的封建权威,尊奉祖训21.光绪帝支持变法的主要目的是A、支持维新派B、实行君主立宪制C、发展资本主义经济D、维护清王朝统治22.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维新派的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B、顽固势力过于强大C、袁世凯出卖了维新派D、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23.(江苏)1895年,维新变法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其标志是A、《应诏统筹全局折》的呈递B、强学会的成立C、《

8、中外纪闻》的创办D、“公车上书”24.“公车上书”中提出的设“议郎”一职,应为通晓中外政体、方正直言之士,且由士民公举产生。反映了维新派①希望参与政治②模仿西方议会政治③对皇权加以牵制和限制④反对君主专制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②③25.(上海)晚清有御史上奏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