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改革开放新时期

中国现代史改革开放新时期

ID:10127849

大小:228.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6-11

中国现代史改革开放新时期_第1页
中国现代史改革开放新时期_第2页
中国现代史改革开放新时期_第3页
中国现代史改革开放新时期_第4页
中国现代史改革开放新时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史改革开放新时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现代史:改革开放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课前预习]:开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一部分:政治建设、国家统一与外交关系:一、政治建设:(一)民主政治建设: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2、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强调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体现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3、进一步完善三根本政治制度: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共十二大,确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进

2、一步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历史任务。(2)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写近《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二)法制建设: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2、1982年,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社会建设时期比较完善的宪法。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3、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的局面,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的基

3、础。二、祖国统一:“一国两制”(一)“一国两制”构想:1、提出:(1)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2)1981年,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3)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并全面阐述。(4)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2、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3、意义: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爷的指导方针。(二)实践

4、:1、香港、澳门的回归:(1)时间:-12-(2)意义: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它标志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外国列强的占领;标志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并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新的范例。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新贡献。2、海峡两岸关系:(1)两岸关系的发展:79年,实现停火;1980年后,民间交往日益频;1992年,台湾海峡会与大陆海基会达成“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2)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1995年江则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

5、(3)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4)解决台湾问题的障碍:某些外国反华势力、台独势力。(5)趋势:统一是海内外华人的共同心愿,祖国的统一大业必将实现。三、新时期的外交关系:1、背景: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2、外交政策的调整:(1)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做出新的科学的判断,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2)独立自主的着具体地表现为不结盟政策。(3)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和第三世界关系,建设和平的国际环境。(4)坚持改革开放3、外交活动:(1)国际性: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开展多边外交,首倡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历史

6、性的会晤,标志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独特的建设性作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参加和主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在推动和开创新型区域合作发明的重要成就,是新中国外交史上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4、意义;为中国赢得世界各国的信赖和赞誉,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第二部分:经济建设: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主要内容: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做

7、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对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会议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以这次会议为起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由此揭开序幕;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转折,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二、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背景:农村人口多,农村关系整个政局的稳定和整个国家的发展;原先经济体制农民缺乏积极性

8、,农业落后。(2)最早地区:安徽凤阳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