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的迷惘与迷惘的考试

考试的迷惘与迷惘的考试

ID:10122110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6-11

考试的迷惘与迷惘的考试_第1页
考试的迷惘与迷惘的考试_第2页
考试的迷惘与迷惘的考试_第3页
资源描述:

《考试的迷惘与迷惘的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考试的迷惘与迷惘的考试——中国考试改革断想吴新武(浙江省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摘要:中国历史上的科举考试以其发端之初的卓有成效而闻名于世,以其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越来越多的问题而臭名昭著,科举考试在迷惘中走上了穷途;中国现代史上的高考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于活力,与此同时,高考过程中所显露出来的这样那样的问题使其成了迷惘的考试。希望高考能够通过自身的改革走出迷惘,踏上坦途。关键词:考试;迷惘;改革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在中国的考试史上,曾经有一种考试制度存在了一千三百余年,这就是“著名”的科举考试。1888年9月,一位西方学者在英国权威杂志《威斯

2、敏斯特评论》上发表的一篇题为《中国:新的起点》的文章开头指出:“如果说在中国政体中还有什么特别之处会受到欧洲人无条件的赞美的话,那么便是科举制。”现代不少西方人仍然认为科举是“人类所发展出的选择公仆的方法中最奇特、最令人赞赏的方法”。[1]清代来华的不少西方传教士在考察了中国的科举制度后大加赞赏,认为发现了一种连西方也还没有找到的完善的“文官选拔制度”,是中国在精神文明领域对西方、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之一,甚至还有人认为其重要性超过物质文明领域中的火药、印刷术等四大发明。孙中山先生在《五权宪法》中也说: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好的制度”。由此可见赞美者对

3、科举制评价之高。与赞美者形成鲜明的对照,批判者认为科举是人类所发明的最恶劣的知识枷锁,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一种制度,它在中国文化、学术发展史上作了大孽,束缚人们的聪明才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它不仅不能选拔和造就人才,而且败坏人才,“八股之害,等于焚书”(顾炎武语)。清朝末年的严复、康有为等人也对八股科举深恶痛绝,甚至认为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割地赔款都是八股科举的罪过。总之,科举罪大恶极,罄竹难书。这种巨大的差异使许多人陷入迷惘之中:到底应如何评价科举的是非功过?在中国的现代考试史上,也有一种著名的选人制度,这就是高考。自恢复高考以来,对于高考本身的改革探索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要求

4、进一步改革的呼声也一直没有停止过。这说明了什么?这只能说明:考试改革的结果不能令人满意。中国的考试陷入了迷惘的窘境,迷惘导致“彷徨”,因“彷徨”而不断有智者在呐喊:中国的考试似乎迷了路;考试的迷惘导致迷惘的考试的产生;要摆脱困境,就不能不作改弦易辙的考虑。一公元606年,隋炀帝杨广创设进士科,标志着中国选举考试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科举时代。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从此步入了一个黄金时期。就发端之初而言,以下两大进步是相当明晰、不容置疑的:对知识技能的考查有了比较稳定和客观的标准,是其一;选人任官轻门第,重才学,任人唯贤,是其二。基于此,有些学者给予科举制以相当高的评价也是比较公

5、允客观的。但是,即使是这么一项世界不少国家争相仿效的优秀制度,在其随后的发展道路上也越走越让人迷惘:由于科举几乎是选择“官才”的唯一途径而导致全国学子趋之若骛,作弊方法与手段日渐翻新,科场丑闻层出不穷。士子志在功名利禄,非为探讨学理,读经、考试似乎是最明智的选择,思考和研究自然知识、属于下流的技术和工艺、不登大雅之堂的非儒家学术等皆成了下策。考试竞争的残酷性日益突显。从考试内容上看,四书五经一统天下,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与发展,导致中国教育发展在漫长的历史中与本国的科技发展严重失衡。中国人虽然造就了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却没能形成类似欧洲的近代科学。令人遗憾地出现了国际科

6、技史界公认的“李约瑟问题”。[2]特别是到了19世纪末,越来越多的“智者”发现:这种“失衡”已经严重阻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于是纷纷奏请废除科举。当时钟艰难地爬行到1905年的时候,当朝者才似乎恍然大悟,同意停罢科举:“著自丙午科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3]清王朝在自己行将就木之时终于艰难地解开了紧束在中国教育体制上面的又长又臭的古老缠带,作为其向历史告别的引魂幡。作为一种制度的科举是被废止了,其深刻的影响却不容低估,事实上,中国已经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过于统一的思想驯化禁锢了中国民众的思想发展,从而导致民众普遍缺乏“思考力”而陷入迷惘;落后刻板

7、的考试内容抑制了新学科的发展,从而导致学习内容与社会发展需要严重脱节,学子在迷惘中无法选择;沉闷呆板的维持性学习方式严重障碍了创新意识的发展,学习方法陷入了更深的迷惘之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绵延了1300余年的科举制度是中国社会长期因循守旧、思想停滞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二历史终于翻开了新的一页。1977年也因此成为中国考试史上的重要一年。因为在这一年,中国恢复了高考制度。必须说明的是,把高考制度与科举制度放在一起作比较是有些“灰色”的,但潜藏于心并不断奔涌着的永远是“红色”。希望这“红色”之潮不仅能够拯救自己的灵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