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转型期行政伦理的构建

论中国转型期行政伦理的构建

ID:10110357

大小:3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26

论中国转型期行政伦理的构建_第1页
论中国转型期行政伦理的构建_第2页
论中国转型期行政伦理的构建_第3页
论中国转型期行政伦理的构建_第4页
论中国转型期行政伦理的构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中国转型期行政伦理的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中国转型期行政伦理的构建蔡如兴-漳州师范学院科技开发处,福建漳州〔摘要〕行政伦理建设已成为世界性潮流。对公共权力的来源进行分析,探讨行政伦理中西方对人性的假设差异,以及比较中西方行政伦理建设的特点,从而提出转型期中国行政伦理构建的初步设想。〔关键词〕公共权力;人性假设;转型期;行政伦理构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即进入了社会转型期。在这个时期,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为动力和根据,整个中国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文化形态开始转轨变型,从而使中国社会逐步从根本上摆脱

2、不发达状态,成为现代化的新型社会形态。勿庸置疑的是,无论是经济形态、政治形态,还是文化形态的建设,都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政府的道德状况、行政人员的道德水准,行政构件的伦理德性等必然对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方方面面发生深刻的制约和影响,本文通过对公共权力的性质分析,比较中西行政伦理人性假设的差异,强调新时期行政伦理建设具有深刻的内在必然性,从而对转型期中国行政伦理构建进行探讨。一、公共行政管理中的权力分析公共行政在社会管理中居于主导地位,它承担着整个国家和全体公民赋予它的特殊职能任务:管理国家事务、自

3、身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行政是管理社会的公共事务,而这种管理需要权力,权力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强制性力量。人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个人基于自己利益的需要,必然客观地组织化为群体。人的群体化存在,一方面满足了个人的利益需要,另一方面产生政治现象与调控机制。”[1]社会的发展将会产生相当数量的社会群体,人类为了谋求发展、进步,必须经常不断地对社会内部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各种关系进行调整,对社会生活需要的各种资源和财富进行分配,对人们的各种活动和行为进行指导和约束,这些就是社会赋予权力的基本职

4、能。权力的产生源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需要,但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管理的权能,既不可能由社会成员全体来行使,也不可能由统治阶级的每个成员来行使,只能由代表社会公众或统治阶级利益的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少数人来行使。所以,权力虽然来源于社会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它一旦产生,往往就会成为一种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强制力量,可以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干预。实际上就把权力执掌者从社会成员全体中分离了出来,使之成为管理社会、承担公共责任的行政官员,而权力的具体运作就成了这些“官员”的职业。现代行政是公共行政,在民主

5、宪政国家里,行政权力源于人民主权或人民权利,属于公共权力。同样,行政组织是公共的,不是君主一家之行政;行政职位是公共的,不是家天下。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决定了它的公正性和正义性。然而,从政治系统本身的运做来说,只要存在公共权力,就有公共权力被非公使用的可能性,因为公共权力的行使人既是公共权力的代表者,又是活生生的个人,容易造成“角色混乱”[2],用公共权力为个人谋取私利。“政治权力主体对个人利益过渡和不当的追求是政治权力异化普遍发生的最基本原因。”.因此,与权力密切相关同时又为社会大众高度关注的是行政

6、权力伦理问题。所谓行政权力伦理,是行政权力主体角色在权力运作和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伦理意识、伦理规范以及伦理行为实践的总和。[3]公共行政不仅是管理理性的领域,而且是价值追寻的领域。换言之,公共行政除了管理活动的领域之外,还应该是伦理活动的领域,而且这后一个方面由于公共行政的公共性显得更为重要。公共行政的活动是在千变万化的行政环境中进行的,许多时候需要行政主体随机作出裁决和自主作出决定,这是刚性的政治管理规则没法也无力约束的。公共行政中,公正与非公正、是与非、善与恶等基于价值的行为选择是存在于社会治

7、理全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因为,只要是属于人的行为,就必然有一个规范与约束的问题,而公共行政行为更是如此。进一步地说,接纳与实现行政行为的规范与选择又要与行政主体的良心、责任感、正义感作为内心的依托,即需要行政伦理的作用。为了规范行政行为,以公民的期望去实施行政,在强调外在强制性的刚性规范的同时,还必须重视行政伦理的自律意识,以提高行政主体的伦理修养来弥补政治法规等的有限作用。然而对行政伦理形成的认识背后都应有某些关于人性及其本质的基本看法,这称为人性假设。二、中西道德伦理人性假设的差异分析中国和西方

8、由于历史传统、地域、民族心理等方面的文化差异,而对人的本性的假定存在差异。“三字经”在中国可谓童叟皆知。其中的“人之初,性本善。”可谓对人性为善的认定。在中国古代第一个提出了系统的人性善理论的是战国时的孟子。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就是说“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是人生而就有的,是与生俱来的本性。“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性善论是孟子学说的理论基础对后世影响至大。虽然有不少有别于孟子的人性论,但中国传统文化的惯性使性善论居主流地位,对人的自觉性期望总是很高。从一世纪起,西方基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