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法常识

中国古代历法常识

ID:10110299

大小:4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26

中国古代历法常识_第1页
中国古代历法常识_第2页
中国古代历法常识_第3页
中国古代历法常识_第4页
中国古代历法常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历法常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历法常识一、基本概念a.日、月、年、岁古人经常的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现代叫做朔望月)。年的概念和农业有关,《说文》:“年,熟谷也”。谷物的成熟周期意味着寒暑往来的周期,也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称为太阳年。在远古,年和岁是有区别的。“岁”表示今年某一节气到明年同一节气之间的这段时间,而“年”指的是今年正月初一至明年正月初一这段时间。b.阴阳合历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中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平年12个月,有6个大月30天和6个小月29天。有大

2、小月之分,是因为月相的变化在29-30天之间(精确数值是29.53天)。每年12个月一共354天,但这个数还不够1个太阳年。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是365.2422日,比阴历12个月的总和还多出11天多。所以阴历每过3年就和实际太阳年相差1个月的时间,所以每3年就要加1个月,称为闰月。这样是为了使历年的平均时间约等于1个太阳年,并且和自然季节大致符合。置闰是古代历法中的大事。《左传文公六年》:“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世之道于是乎在矣”。三年一闰还不够,还要五年闰两次,所以《说文》说“五年再闰”。五年闰两次要多了些,后来规定19年闰7个月。关于闰月的安插问题,在殷

3、周时代就有记载,闰月一般放在年终。当时置闰尚无定制,有的年份甚至出现一年两闰。但到了春秋时代就再也没有这种状况了。汉初在九月之后置闰,称为“后九月”,上古还有年中置闰,如闰三月,闰六月。当闰而不闰叫“失闰”。如何安插,是古代历法的重要问题。c.四季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后来又按夏历正月、二月、三月等十二个月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古书常把这些名称作为月份的代名词。《楚辞.哀郢》:“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这里的仲春指的就是夏历二月。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来春秋就意味着一年。《庄子.逍遥游》:蟪

4、蛄不知春秋,意思是蟪蛄的生命不到一年。此外史官所记的史料在上古也称为春秋,因为史料都是记年体的。后来历法日趋周密,春秋二时再分冬夏二时,有些古书所列的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如《墨子.天志中》“”制为四时春秋冬夏,以纪纲之“,《管子.幼官篇》:“修春秋冬夏之常祭”,《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等。二、节气a.节气名称古人根据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周岁太阳年365又1/4日分为立春、雨水、惊蛰等24个节气。这些节气先是平分的,平均每个节日是15.22日弱。后代根据太阳移动的速度,有的规定为14日(如冬至前后),有的规定为16日多(夏至前

5、后)。24个节气的名称和顺序如下: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这套节气名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天文训》。惊蛰古名“启蛰”,汉朝避景帝名讳改。24节气是和月份的搭配不是绝对固定年年一致的。因为节气跟着太阳年走,和朔望月没有关系。上述说的是大致情况。古人最初还把24节气细分为节气和中气两种,例如立春是正月节,雨水是正月中,惊蛰是二月节,春分是二月中,余此类推。节气的细分和置闰产生过一些关系。由于1个节气加上1个中气的时间大约是30.5天,

6、要大于一个朔望月,所以每月的节月加中气要经上月推迟1至2天,推迟到某月就只有节气没有中气,后来就以这个月份置闰。所以古人说“闰月无中气”。阳历每月都有节气和中气,上半年每月6日和21日左右是交节日期,下半年每月8日和23日是交节日期。b.节气的确立节气的确立和天文有关。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等分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太阳运行到某次就交某节气,实际上24节气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的24个不同的位置。《汉书.历律志》提到过节气与星次的关系,如太阳运行星纪初点交大雪,运行星纪中央就交冬至,运行到玄枵初点交小寒,运行到玄枵中央就交大寒,《律历志》所提到的星次和节气对照如下:1.星

7、纪:大雪冬至2.玄枵:小寒大寒3.诹訾:立春惊蛰4.降娄:雨水春分5.大梁:谷雨清明6.实沈:立夏小满7.鹑首:芒种夏至8.鹑火:小暑大暑9.鹑尾:立秋处暑10.寿星:白露秋分11.大火:寒露霜降12.析木:立冬小雪太阳运行到某星次初点,就是前一个节气,如果运行中央,就是后一个节气。这个对照表是《汉书》提到的,惊蛰在雨水之前,清明在谷雨之后,和有所不同。2000多年前的天象和现代不一样,《律历志》中提到了交某节气时指太阳所在的星宿和度数,如冬至点在牵牛初度,在今天摩羯座β星附近,现代的冬至点在人马座。c.节气的演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