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解读的方向研究

荷塘月色解读的方向研究

ID:10106474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25

荷塘月色解读的方向研究_第1页
荷塘月色解读的方向研究_第2页
荷塘月色解读的方向研究_第3页
荷塘月色解读的方向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荷塘月色解读的方向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荷塘月色》解读的方向研究中国语文课程网→备课资源→诗歌与散文作者:郭成杰   河南省南阳市二中教师文章来源:《名作欣赏》2007,11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11”工程二期成果《文艺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丛书》之一的《中学语文多元解读》选入了三篇解读《荷塘月色》的文章:孙绍振的《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一一〈荷塘月色〉解读》,方贤绪的《一种多元文学观的个案一一朱自清〈荷塘月色〉的非社会学解读》,姚敏勇的《荷塘,一一一代知识分子的“桃花源”》。三篇文章都注意到了《荷塘月色》的首句,都从这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入手对朱自清为什么写作《荷塘月色》做出了推理。孙绍振认为这篇文章跟

2、“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关系不大,因为本文写作时间是七月份,离“四·一二”政变已经有三个月之久,如果真是“四·一二”政变的影响,就应该写作“这几个月心里颇不宁静”,所以,孙先生更多地从家庭生活伦理的角度,分析了文本中关于“自由”与“不自由”的内涵,得出“文章强调的是离开了妻子和孩子获得的一种心灵的解脱”这一结论。方贤绪则在否定社会学解读的基础上,提出应该重视文章的审美功能以期使失意者获得心灵的慰藉。姚敏勇在阐释荷塘景色的意蕴(宁静、雅洁、情趣、自由)之后,联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提出“荷塘是一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世界”这一观点。应该说,三个人的论述都有道理,三篇文章并非针对性的争

3、论,但是《中学语文多元解读》将它们放到一起,论点的对立在客观上也就产生了争论的结果。这一偶然的结果倒正表现出了多元解读的困局一一专家各执己见,普通读者应该怎么办?当然,专家可以说:“你可以相信自己心灵的选择。”4然而,能做出正确选择的心灵不能是空虚的,也不能是迷茫的。要破解专家的困局,需要有超越专家的眼光,需要清楚地看到,专家之所以各执一词,难以协调,乃是因为他们选择了一个不确定的领域,却非要寻求确定的答案。要破解这个困局,办法只有一个,必须使争论有序地进行。这就需要对文本解读有一个认识。解读文本,大约有三个方向:一是写作内容(写了什么),二是写作手法(如何写),三是写作原因

4、(为什么写)。对写作内容的解读,可以依靠对文本的分析进行确证;对写作手法的研究,也可以根据文本在这方面的表现进行确证;唯有“为什么写”只存在于作者头脑中,我们只可以根据文本中的蛛丝马迹推测一一有时,即使作者会直白地告诉我们“他为什么而写”,我们也绝不可以全信,因为在这方面作者出于安全或者情感或者利益的考虑会撒谎。所以,文本解读的三个方向之中,唯有这“为什么写”无法确证,只能推测。不幸的是,上述三位恰恰想从“为什么写”这个不可确证的方面去证实“写了什么”,如此,则发生争论乃至永远争论下去也就自然。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可以给专家提个建议:如果是研究朱自清为什么写《荷塘月色》,那就

5、点明各人的都是推测;如果想解读《荷塘月色》写了什么,那就比赛谁能够在文本中找到更有力的证据。就《荷塘月色》而言,探究朱自清为什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三位都有道理,但都是推测。这一点首先要明确。推理更合理的,是孙绍振的伦理说,除以“这几天”否定了四个月外的“四·一二”政变为主要影响外,他提出了更多的实证;尤其他所讲述的朱自清当时正处于家庭伦理的惶惑无计中,举证切近而有力。当然,如果我们不愿意在这方面纠缠不清,我们更喜欢去探求《荷塘月色》写了什么,则我们可以非常明确地定位“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专家想破脑袋的话一一在文章的结构上,它只起引信作用而已。而在文本中,作者前半部分

6、的思路也是清晰4的:心里不宁静,想找个幽静的地方,想起了月下的荷塘,就去了。到荷塘看到了一派宁静的荷塘月色一一这里应该小心了,中国文学传统善能寄情于景,所以对写景的文字不能得景而忘情一一在描述荷塘月色之前,作者的心境已然有了变化,就是超越拘束,获得自由。今夜月下,作者以自由之眼看那日日走过的荷塘,果然十分不同: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

7、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在这里,大家已经注意到荷叶、荷花、荷香等个体的美,但较少注意到个体间关系和谐之美。其实,关系的和谐之美在这段文字中无所不在。在这里,碧叶为底,白花点缀;叶碧花明,相得益彰。荷风掠过,带来的荷香更是起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最奇妙的是“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流水”似乎以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来增添叶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