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诗经二首》教案

2016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诗经二首》教案

ID:10105274

大小:5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25

2016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诗经二首》教案_第1页
2016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诗经二首》教案_第2页
资源描述:

《2016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诗经二首》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三语文课时设计活页纸总课题第二单元学会读书(二)总课时1第1课时课题诵读欣赏:《诗经》二首教学目标1.了解《诗经》有关常识,感受古代民歌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2.认识古代劳动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3.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和反复咏唱的章法特点,体会表达效果。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备课札记预习要求:1.课前查找有关《诗经》的资料;2.诵读两首古诗,疏通字词,了解诗歌大意,初步领悟诗歌的情感。想想自己读过的《诗经》中的篇目或诗句,与大家交流对《诗经》的认识。自由诵读,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内容。一、导入新课:1.《论语

2、》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今天我们将学习其中的两首。2.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1.简介《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2.朗读诗歌(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睢鸠jūiū窈窕yǎot

3、iǎo逑qiú荇莱xīng寤寐wùmèi芼mào蒹葭jiānjiā伊人yī溯洄sùhuí晞xī湄méi跻jī坻chí涘sì3.概括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两首诗的大意)《关雎》描写了一个男子思慕一个女子时的心情,反映他追求美好婚姻的愿望。《蒹葭》描写一个热恋者对意中人急切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的心情。三、学习《关雎》1.自由诵读,概括出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渴望与追求——忧思烦恼——幻想结合)2.本诗写男子的一片情思,却以“关关雎鸠”开头,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兴”是触景生情,借助于其他事物引出所要表达的内容。)学生展示一学生展示二第2页

4、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备课札记3.再读诗歌,思考:这首诗歌在表达上有哪些特点?有怎样的表达效果?(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的形式。是内容递进……)四、学习《蒹葭》1.诵读:说说每节诗歌在行文上有何特点?(前两句写景,后六句写人)2.圈画:《蒹葭》中描写的景物,说说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芦苇、霜露、水、道路等①描写苍苍芦苇沾满霜露的景象,点明季节;②给人以萧瑟冷落之感,烘托环境气氛;③流露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④用道路漫长曲折等突出主人公对爱情的真挚和执著的追求。3.描绘: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文所呈现的画面,感受其意境之美。示例: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

5、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4.品味:《蒹葭》的第二、第三章是第一的章反复,只是在押韵处换几个字,这样写有何妙处?(在反复中深化意境,将主人公企求和失望的情绪推向高潮)五、比较阅读两首诗在内容、结构形式上有什么相似之处?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明确:《关雎》一诗重在“叙事”,可以看出主人公爱慕、追求

6、、幻想这样一条线索。《蒹葭》没有一个明确故事。只选一个场景。第二、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蒹葭》比《关雎》情感韵味更浓郁。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突出。“蒹葭”“水”“伊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比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六、课堂小结《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出示投影,了解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学生展示三可要求学生画出变化的字词,深入体会

7、‘重章叠句“手法的表达效果。重章叠句,反复咏唱,委婉动人。从手法和内容的角度进行比较阅读。板书:《关雎》大胆热烈《蒹葭》含蓄委婉《《关雎》》总结:诗歌用细腻的笔法描绘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由“一见钟情”到“日夜思念”再到“幻想结合”,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全诗表达了率真、淳朴的情感,歌颂了纯洁、美好的爱情。教师应适时提示。两首诗相同之处:两首诗都是爱情诗,都运用了“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的结构形式,内容上逐渐递进,情感上逐渐加深,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第2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