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像—一对应在先路作用中的应用

物像—一对应在先路作用中的应用

ID:10103055

大小:9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25

物像—一对应在先路作用中的应用_第1页
物像—一对应在先路作用中的应用_第2页
物像—一对应在先路作用中的应用_第3页
物像—一对应在先路作用中的应用_第4页
物像—一对应在先路作用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像—一对应在先路作用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物像—一对应在先路作用中的应用泉州一中叶其武    几何光学成像作图,一般都用三条特殊光线,但若遇到特殊情况下的光学作图题,机械地应用三条特殊光线却不能如愿,这种情况下必应用到物像—一对应原理,即一个像点对应一个物点.凡经光具反射或折射后,其出的光线(或其反向延长线)必会聚在与之对应的像点上这一原理体现在具体作图上,对透镜成讲来讲.即物、、像、光心必在同一直线上.下面谈谈物像—一对应原理的重要应用.1.  假设物点求出像点、再作光路图. 此种方法适用于确定通过透镜后的出射光线.例1如图16—21所示,(a)是已知人射光线SP和透镜焦点画出SP的出射光线;(b

2、)图是已知光线SPA,确定镜的类别并确定焦点位置;(c)图是已知光线APB和A’K,画出A’K的出射光线.分析与解:对(a)、(b)、(C)三图.光路图作法都一样,(1)在人射光线上任取一点或取两条人射光线反向延长交点作为物点;(2)通过物和光心作一直线,该物的像点一定在此直线上;再结合特殊光线作出像点或焦点(3)根据物像对应原理;从物点发出的所有光线(包括已知人射线)都经过像点,从而作出所求的出肘光线如图16-22中(a)、(b)(c)所示其中图(b)由于出射光线PA是会聚的,放透镜是凸透镜(作图顺序依①②③顺序.下同) 2.假设像点,求出物点,再作光路图

3、. 此种解法一般适用已知出射光线,求人射光线或物点.例2如图16—23(a),已知凸透镜两条折射光线,画出两光线的人射光线;(b)已知凹透镜两条出射光线,找出物的位置. 分析与解:作图步骤是:(1)将出射光线延长或反向延长和交的点即看成像点S’;(2)通过S’、O画一条光线,物点一定在此直线上;再过像点S’画一条特殊光线与这条光线相交.交点即为物力S’;(3)根据物发出光线经透镜后都要经过像点(或反向延长线经过像点),从而作出所求的人射光线如图16一24(a)(b))所示。以上讨论了物像一一对应原理两种基本作图,根据以上思路可以较容易地解决一些较复杂的问题例

4、3如图16-25所示,A’B’是物体AB通过透镜L所成的像,试用做图法确定透镜的2置,焦点,它是甚么透镜?分析与解:光路图如图16—26所示,作图过程是:根据物像对应原理和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的结论,知AA’和B’B的连线的交点即为光心O,又因为当物像不平行时.过AB的光线经L折射后必过其像A’B’所以OO’即为透镜所在位置.从图16—26可知,物像分居透镜两侧,所以L是凸透镜.过光心O作垂直于OO’的直线OK,OK就是L的主光轴,作AP∥OK,连PA’交OK与F,F就是所求的透镜的焦点.根据对称性易作出L另一侧的焦点F’. 例4如图16—27所示,一焦距为

5、f的凸透镜,主光轴呈水平状态.一细杆A1B1竖直立于距凸透镜1.5f处,B1在主光轴上,当它以B1为轴在竖直面内转为300时,求对应的像转过的角度.分析与解:由A1B1转过30”后,B1仍在主光轴上,故B1的像点B1’’仍在原来像点B1’位置,如何确定转过300后A1的像A1”呢?由于本题不需要求A1’的确切位置,简单的方法是利用物像—一对应原理,画一条过B1A1的光线B1P,此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必与过像B1’’A1’’所在的直线重合,光路图如图16—28所示.结合成像公式与几何关系很容易求出像转过的角度θ对B1点用透使公式有1/u十1/v=1/f 1/u=

6、1.5f可得v=3f由光路图可知tg300=OB1/OP1,tg30=OB1’/OP.即tg300/tgθ=OB1/OB’1=v/u=1.5f/3f. 例5,如图16—29所示,在焦距为30厘米的凸透镜NN的主光轴上距离透镜20厘米,垂直放有一个标尺AB,人眼P在透镜的另一侧光轴上,距透镜30厘米,透镜的直径为20厘米,通过作图和计算.求眼睛通过透镜看到标尺成像的位置和刻度的范围 分析与解:首先根据物距u=20厘米,焦距f=30厘米,求出标尺AB通过凸透镜MN所成虚像的像距。v=uf/(u-f)=20×30/(20-30)=-60厘米。在透镜左侧60厘米处画

7、出标尺的虚像L,连PM、PN并延长交L于A’、B’(进人人眼的光线MP、NP可着作是标尺虚像上的A’、B’点所发出的),AB两点则为人眼所能看到的标尺的上、下限虚像.连A’O、B’O分别交标尺于A,B两点(根据物像对原理),A’B’两点即位于人眼所看到的标尺的上、下限刻度. 根据△PMN~△PA’B’得: PO/PO=MN/A’B’.可求得A’B’=60厘米根据△OAB~△OA’B’得 OC/OO’=AB/A’B’,可求得AB=20厘米.即人眼盯看到的刻度范围为20厘米长.摘自《高中物理知识点剖析与解题技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