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应对结核病变脸

用科技应对结核病变脸

ID:10102301

大小:2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25

用科技应对结核病变脸_第1页
用科技应对结核病变脸_第2页
资源描述:

《用科技应对结核病变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用科技应对结核病『变脸』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医务处主任陈力舟1882年,罗伯特·科赫发现结核菌以前,人们根本弄不清什么是结核病。发现结核菌之后,人们不仅看清了它的真面目,还研制出了卡介苗,并在1921年用于预防结核病。20世纪50年代,抗结核化疗的问世,使新发现的结核病人治愈率达90%以上。这时国际上一些专家曾认为结核病已是“病因明确,防有措施,治有办法”的疾病,甚至还乐观地估计说:20年后结核病就会被消灭!谁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久结核病就“变脸”了。一些结核菌在显微镜下,它的外表从杆菌变得颗粒样,有的变成像“病毒”一样的可滤过型,有的变成球菌型,甚至是由于结核菌细

2、胞壁中的某些物质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与丧失,而变成了所谓的L型。同时,一些结核菌不但“外表变形”,连基因也演变得不像当年的结核杆菌了,因而难以激活机体内免疫细胞的活性,以致连病理组织学上也出现了不典型的结核结节。这些都给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带来极大的困难。再说,卡介苗经过几十年的“传宗接代”,基因改变了,使得它有效预防结核病效果降低了;抗结核化疗实施半个世纪来,结核菌也产生了耐药基因,出现了耐多药结核病(MDR-TB)或严重耐多药结核病(XDR-TB),这部分病人用相应的药物治疗无效了,不但治愈率大大降低,而且危害性也大大加强,使被这些病人感染而发病的人,治疗也一样的困难。当然,

3、“魔”高了,“道”也在高。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基本完成,结核菌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标志着人类对结核病的研究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即在分子、细胞、组织、个体水平上来重点研究基因乃至于蛋白质组学的功能,从而给结核病的诊断、新药物和疫苗的研制和开发、新疗法的探索带来了一场革命。为应对结核菌的变异,几年来,我院在应用BACTECMGIT960全自动分枝杆菌检测系统对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取得成果基础上,又与相关单位联合,开展了诸如“福建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的初步研究”、“分枝杆菌肺病DNA膜芯片快速诊断研究”、“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基因rpoB突变特征初步分析”和“应用DNA芯片鉴定非结核分

4、枝杆菌菌种的研究”、“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活动性肺结核血清蛋白指纹图谱特征初步研究”和“蛋白指纹图谱技术应用于结核病、肿瘤的早期诊断”等结核菌分子生物学或细菌学方面的研究,为临床早期诊疗和结核病控制提供重要依据。与此同时,本院还参与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耐多药结核病综合治疗的研究”工作,组织开展了诸如“司帕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临床研究”、“力克菲疾、利福喷丁、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方案对肝损害肺结核疗效及安全性观察”、“复方甘草酸单胺在乙肝患者抗结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重组人γ-干扰素物化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研究”、“抗结核药物引起高尿酸血症的预防研究”等

5、等。使结核病患者能为应对结核病疫情严峻形势,我们将继续遵照科学发展观的教导,让创新科研为尽早发现结核病传染源,提高治愈率,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率和耐药发生率服务,让患者从中得到受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