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097794
大小:3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25
《提高创新能力发展创新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提高创新能力发展创新精神洛川县旧县初级中学段永强13484651615727401【内容摘要】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的课题。作为化学教师应熟识创新新概念,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唤醒创新意识,优化教学过程,构建创新的教学实验策略,联系实际,创设情境,培养创新习惯,在民主、和谐、自由、愉悦的学习氛围中综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词】创新意识思维能力【正文】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学校教育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我国的化学教育
2、历来有注重知识、基础、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和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优良传统。但学生自主探索、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却不够,而这正是当今世界各国有竞争力人才的关键素质所在。在教学中教师应进行创新教育的实践,研究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创新个性,提供创新土壤,培养创新习惯,综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一、活用艺术的教学技巧,激发创新的动机教育家鲁宾斯坦指出:“形成任何一种能力,都必须首先激起对某种类型活动的强烈需要。”所以,必须牢抓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满足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才能从中收获成功,继而激发他们的创新动机。例如我在讲授《酸和碱》一课时,伴随
3、着凄美的《丁香花》的歌声,我带着几朵白色的花走上讲台,先用红色的喷壶喷了喷,丁香花变成了红色,然后又拿起乳白色的喷壶喷了喷,花又变成了白色。待歌声刚停一同学大喊“老师,好酷的魔术!”“老师,能教我吗?”“我也想学!”教室里顿时一片沸腾。课后我让学生利用所学各施才艺,他们“变”出了温暖的家(房子)、飘扬的红旗、可爱的小狗等,学生间不断互竖大拇指。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激活了学生的创新细胞,有了这份自信心,一定会使他们迸发出更多、更亮的创造思维的火花。二、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提供创新的土壤现代教学新理念要求教师应俯下身体走近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与沟通。
4、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讲师变为导师,以协助探索的姿态尊重学生的个体表现,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时间,为学生提供观察、调查、动手操作、思考等机会,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创新潜力,发展学生的创新个性。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多使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鼓励和忠恳评价,如“你可以的”、“差一点就更完美了”、“相信你下一次会做得更好”等,切忌讽刺、挖苦、冷笑和训斥,允许学生有别于常规的想法、做法和回答,给他们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创新的种子在肥沃的土壤中尽快生根、发芽。例如在讲二氧化碳这节课提出如何验证一种无色气体是氧气、空气还是二氧化碳时,我提示道:“
5、大家不妨先考虑检验物质的依据—性质”,其中有一位学生提出利用二氧化碳不支持人的呼吸来验证,我微笑着说:“可是玩具娃娃他不呼吸呀!”该同学稍怔片刻“用白老鼠”,教室里顿时掌声雷动。随之大家争先恐后,“用纸袋称量”、“用气球”、“用可乐瓶”……试想教师始终“独占”三尺讲台,并“一统天下”,学生敢想而不敢言,均不敢越雷池半步,优化课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将会变成纸上谈兵。三、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强化创新的习惯乔治*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丰富多彩、生动的教学
6、形式,适配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追求新鲜事物的天性,全程诱导学生进行创新,久之将强化为一种固有的内在思维习惯。因此教师讲课要有艺术性,语言要风趣幽默,活用肢体语言感染学生;采用多媒体课件从各个角度展示现代教育技术的无穷魅力和无穷的创造力;在课堂中开展独特的群体创造性学生活动使学生有机配合,进一步培养他们合作互学,团结共进的习惯,以达众木成林之效。例如在复习“几种常见气体的检验和除杂”这部分内容时,学生间会存在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我让学生制作卡片,画出简易实验装置图,下方表明所选物质,分别在教室前方逐一搭配、连接,其它同学参与分析,选穿不同颜色衣服的学生穿插表示沉淀和溶液颜色的
7、变化,学生伸臂表示装置中导管的长短来归纳导管口的连接知识。这极大的吸引了学生求知的眼珠,在不断的动态活动中能动地接受了创新思维,强化了创造习惯。四、构建科学的教学策略,提高创新的能力1、优化课堂问题质量。问题往往蕴含创造,教师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学生辨析讨论,对激发学生求异思维,提高表达能力大有裨益。同时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和理解层次等因素,其难度应在学生“跳一跳、能够着”的范围内,使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解决,这样才能激发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来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此外问题设置的方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