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096283
大小:7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25
《工程综合训练自主创新单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工程综合训练自主创新单元教案7一.课程意义及宗旨1.意义:(1)从国家而言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我个人作了个统计,十六大报告中用到“创新”这个词汇达到三十二次之多。胡锦涛主席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作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创新成为如今的一个热门话题。(温家宝全国科学技术大会2006年1月9日)自主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支
2、撑国家崛起的筋骨。没有自主创新,我们就难以在国际上争取平等地位,就难以获得应有的国家尊严,甚至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真正的核心技术是市场换不来的,是花钱买不到的,引进技术设备并不等于引进创新能力。我们的发展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2)从个人而言(来源国家统计局网)1990年全国招收研究生3万人,;在学研究生9.3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招收
3、本、专科学生60.9万人;在校学生206.3万人。1994年全国招收研究生5.1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学生90万人;在校学生279.9万人。2005年全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505万人,研究生37万,在校生1562万人,毕业生307万人。(这些数字还不包括夜大,电大,自学考试等非全日制教育)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13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如何应对今年的就业压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中国青年报)中新网3月24日电中国人事部今天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及200
4、6年需求情况调查分析》,分析显示,2006年统计地区预计需求高校毕业生1665044名,与2005年各地已吸纳的2141233名相比有大幅度降低,降幅为22.0%。据有关部门统计,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幅达到22%,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就业形势极为严峻。人才的定义已经不能够简单的定义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你是个人才吗?”如果拿这样的问题,去问任何一个中专毕业生或一个普通技术员,恐怕多数人会感到茫然,不知如何回答是好。但是,我们从目前各地的统计中能够找到“标准答
5、案”:凡具有“中专和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和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都被“理所当然”地纳入了统计范围。在此,“人才”是与学历和职称划等号的。如何给“人才”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呢? 一般来说,“才能杰出者”即为人才。而人才学研究者则认为,“以其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就是人才。”在这里,我们必须同时指出,“德才兼备”是我们多年来一贯坚持的人才标准。个人认为,人才有其适用范围。从某种程度而言,人人都是人才。对知识分子的认识上也有误区。 现代世界并不缺少资本,主要缺“想法”;中
6、国主要也不是缺资源,而是缺创新。就业压力大,“创新型”人才优于“知识型”人才。人才不是官方“册封”的,而是在社会中体现的。中国主流“知识分子”概念已经过时。7关于知识分子的定义,国外的主流看法是,知识分子是受过专门训练,掌握专门知识,以知识为谋生手段,以脑力劳动为职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群体,是国外通称“中产阶级”的主体。目前,国内学术界一般认为,知识分子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主要以创造、积累、传播、管理及应用科学文化知识为职业的脑力劳动者,分布在科学研究、教育、工程技术、文化艺术、医疗卫生等
7、领域,是国内通称“中等收入阶层”的主体。知识分子作为一个政治性的概念和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将长期存在,最终将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以及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差别的消失而消失。2.宗旨(指导思想):在20世纪前半期,人的“创造才能”还被一种神秘感所笼罩,有一种“天才疯狂说”,把普通人比作只能按正常轨道运行的行星,把天才比作流星,不知何时在何处出现,神秘莫测。20世纪印年代前后,通过有意识的系统研究,人们才逐渐树立起一种较为实际的观点,认识到“创造力是每个正常人都具有的能力,不是个
8、别天才人物所独有的神秘之物”。这一论点不但被大量的实例所印证,也进一步得到心理学、行为学、解剖学的支撑。但是直到现在,一提到创造创新,人们依然有一种敬畏之情,总觉得创造不是一般人可为的。其实创造创新并不神秘,是人人可为的。人的创造创新才能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能,其物质基础存在于人脑的结构之中。只要是一个大脑正常的人,都具有创造创新的物质基础。几百万年以来,在劳动和创造实践中,一般高等动物的脑子都有一些“剩余性”,允许大脑存储、转移、改造和重新组合更大量的信息,人当然走在这一进化的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