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韵学会第十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南京2006823-26

中国音韵学会第十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南京2006823-26

ID:10092844

大小:5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25

中国音韵学会第十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南京2006823-26_第1页
中国音韵学会第十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南京2006823-26_第2页
中国音韵学会第十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南京2006823-26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音韵学会第十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南京2006823-2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音韵学会第十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南京2006.8.23-26晋方言古宕江摄与曾梗通摄同韵史*本文作为阶段性成果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2BYY009)的资助。论文在写作过程中曾得到鲁国尧先生、刘晓南等老师的指点,在本届会议宣读时,唐作藩等先生提出宝贵修改意见,谨致谢忱!乔全生(山西大学方言研究中心太原030006)提要本文讨论了晋方言古宕江摄与曾梗通摄同韵史,今汾河片方言有部分点宕江摄与曾梗通摄的五个阳声韵同韵,该现象在反映西北方音的唐五代以来的各个时期的文献中均可见到。并州片今已不同韵,但在宋时太原地区文士用韵中五摄同韵。说明历史上五摄同韵的方言比今方言大。关键词晋

2、方言宕江摄曾梗通摄同韵文中所称“晋方言”,即当今学界“晋语”。山西南部汾河片划归中原官话,但作为晋方言与官话的过渡区,有些特点与晋方言相近。本文讨论晋方言古宕江摄与曾梗通摄同韵史多涉及到晋南汾河片。本文运用鲁国尧先生提出的“历史文献考证法”与“历史比较法”相结合的新的二重证据法,探究了晋方言古宕江摄与曾梗通摄同韵的历史。今晋南汾河片方言有部分点宕江摄与曾梗通摄五个阳声韵摄文读读如[«N]、[i«N]、[u«N]或[aN]、[iaN]、[uaN]。如:当巷养光绳铃冬用宕开一平唐端江开二去绛匣宕开三上养以宕合一平唐见曾开三平蒸船梗开四平青来通合一平冬端通合三去用以闻喜tµN31x

3、µN213iµN55kuN31sµN213liµN213tuN31yN213吉县t«N423xi«N33i«N53ku«N423§«N13li«N13tu«N423y«N33夏县t«N53x«N33i«N324ku«N53§«N31li«N31tu«N53y«N33绛县t«N31x«N53i«N44ku«N31§«N13li«N13tu«N31y«N53新绛t«N53x«N31i«N44ku«N53§«N325li«N325tu«N53y«N31侯马tÃN213xÃN51i¢N44kuÃN213§ÃN213liÃN213tuÃN213yÃN51万荣tÃN51þiÃN33iÃN

4、55kuÃN51§ÃN24liÃN24tuÃN51yÃN33垣曲tÃN31xÃN53i«N44kuÃN31§ÃN212li«N212tuÃN31y«N53稷山tÃN35xÃN31iÃN34kuN35§ÃN213liÃN213tuN35yN31上推千余年,发现《变文》中有通押的例子,如:当尝乡坊平常生争(263-264),庭光(275),清朗量(512),王祥光名王(644),方应(245),行伤常中(796),迎争坑忘生崩(741),生争声听羹铛声(859)。这当是唐五代西北某一支方音的反映。3颜师古《匡谬正俗》卷六:“问曰:‘俗呼姓杨者,往往为盈音,有何依据?’答曰:‘案:

5、晋灼《汉书音义》反杨恽为由婴。如此则知杨姓旧有盈音盖是当时方俗,未可非也。’”说明宕摄三等与梗摄三等已经混用。卷七:“今俗呼上下之上音盛。”亦为宕摄三等与梗摄三等混用。卷六:“或问曰:‘今所谓木钟者,于义何取?字当云何?’答曰:‘本呼木章,音讹遂为钟耳。古谓大木为章,又古谓舅姑为姑章,今俗亦呼姑钟。益知章音皆转为钟。’”《广韵》:章在宕摄三等,钟在通摄三等,二摄已经混用。这种方俗反映的也应为唐西北地区的某种方音。反映唐五代西北方音的《大乘中宗见解》中宕摄字大多变同通摄一等。(罗常培1961,58)这种现象自《变文》、《大乘中宗见解》后一直沿用。十二世纪西夏文、汉字相互注音中,

6、宕摄字与梗摄字共为一韵。如:張鍾忠,尚傷常承上,香向凶方房。(М.В.СОФРОНОВ1968,37)金末道士侯善渊的诗词用韵中有两例反映了宕江摄与曾梗通摄相押。反映了这一时期晋南方言的特点。如:词《西江月》511叶:方疆象阳风上。“风”是通摄字,余为宕摄字。《西江月》533叶:江香梦阳昌上。“梦”是通摄字,余为宕江摄字。晋南汾河片方言的宕江摄与曾梗通摄文读系统同韵的现象,可能是受来自《变文》、《大乘中宗见解》等唐五代西北方音某个语音系统的影响。如闻喜、吉县、夏县、绛县、新绛、侯马、万荣、垣曲、稷山。凡是能区分开宕江摄与曾梗通摄两组的是来自北京话语音系统的影响,如永济、运城、

7、芮城、平陆、乡宁、襄汾、浮山、翼城、古县、临汾、洪洞以及晋方言并州片诸方言点。这两种语音系统在历史上都是强势方言,都会在一定时期影响到某方言的变化,有的方言同时留下了两种语音系统的痕迹。如:稷山方言本来是合为一套,来自西北方音系统,韵母为[ÃN]、[iÃN]、[uÃN],但又有[u«N]、[y«N]一套。这显然是两种强势方言在不同时期留在该方言的痕迹。毫无疑问,今晋南汾河片的部分方言所保留的五摄同韵现象,(详见上表)应该说是唐五代、金代晋南方音的直接遗衍。只是当时同韵的范围可能比现在更大,遍布晋南,甚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