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证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凸现与培养

例证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凸现与培养

ID:10092009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25

例证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凸现与培养_第1页
例证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凸现与培养_第2页
例证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凸现与培养_第3页
资源描述:

《例证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凸现与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例证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凸现与培养广东梅县东山中学姚琼梅新课标历史教学三维目标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关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在对基本史实的观察、解释和评价上,并贯穿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两大目标的培养中。在教学中该目标的实现和培养,事关学生健全人格、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取向。下面就结合历史教学的实际,谈谈有关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凸现与培养。一、巧用材料,以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呈现历史教材中的材料通常有文字、插图、表格、地图等,材料如此丰富多样,如何在课堂上巧用这些材料,为教学服务,并在学生探究相关历史问

2、题的基础上补充、扩展材料,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处理材料的能力,是凸现和培养学生历史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途径之一。在此举两例谈谈。例1:讲述《祖国统一》这一课,教师首先叫学生翻开课后练习“阅读与思考”部分,有一首(台湾)余光中的诗,名叫《乡愁》,并由学生推荐班里阅读水准较高的学生朗读,让同学们从中体会作者浓浓的乡愁和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感。然后才介绍本课的相关知识。最后,在本课快结束之时,又展示《望大陆》(于右任)这首诗,由全班同学齐声朗读:“葬我于高山之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望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

3、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并总结指出全诗表达了于老先生渴望祖国统一,希望在有生之年见到他的亲人,回到故乡的情怀。同学们又将为之动容,为之感慨。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同学们深深感触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并认识到我们要爱祖国,要为祖国统一大业而努力奋斗,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主义。例2:《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选修①>这一课中有幅插图《时局图》,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并设问从图中你能品出哪些历史信息?在同学们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当小结本课时,结合本课的两个表格和其余3幅插图,理顺相关知识点,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甲午战争后,列强加紧侵略中国,

4、扩大对华资本输出,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批先进的中国人顺应时代要求,进行了艰难的探索,掀起了拯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二、灵活设问,以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凸现设问是探究性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教学中通过灵活设问,让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有所感悟与反思,就能更好地凸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例1:必修③《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这一课笔者曾设问“苏格拉底死于谁之手?”指导学生看课本的插图和阅读画面上的文字:“公元前399年,苏格拉

5、底受到雅典陪审法庭的审判,被判有罪,处以死刑。罪名是腐蚀雅典青年,并否定传统的神,而宣传自己的神。”并补充说明:“他的学生为拯救他,买通狱卒。面对生路,他却婉言谢绝,以公民应服从法律为由,从容赴死。”在学生们讨论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苏格拉底表面上是死于雅典的陪审法庭,实质上是死于民主的大多数。民主如果掌握在无知的人手中,就会让民主作出愚蠢的决定。苏格拉底的死,既伤害了苏格拉底本人,也伤害了民主本身。接着进一步设问“为什么苏格拉底非死不可?”仍然由学生自由讨论,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总结:苏格拉底强调人类的理性,自己最终却死于人类的非理性。苏格拉底必须死,因为雅

6、典的法律需要生。正是他的死,既服从了城邦法律的判决,又捍卫了思想自己和人格的尊严。从这个意义上讲,苏格拉底非死不可?且死得其所。从上面两个设问回答归纳总结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捍卫法律、民主、自由和人格的尊严,需要付出重大代价,甚至是生命的代价。例2:学完选修①《历史上重大改回眸》后通过设问,感悟和反思历史,以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凸现。通常改革者要怎样才能进行改革?改革者应具备怎样的人格品质?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有哪些?从中得出哪些认识?以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为例,引导学生去思考、探讨,然后归纳得出:通常改革者要洞察改革的时势,抓住改革的机遇,创造改革的条件,才

7、能进行改革。改革者应把自己的命运和社会发展紧紧连在一起,改革者要博学多才,关心社会,洞察民情,勇于改革,有远见卓识,与时俱进。同时理解是否有一个得力的领导,这是改革成败的前提;是否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是成败的根本;是否关注民众利益是成败的基础;用人得失是成败的关键,社会稳定与否是成败的保证。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主要手段;改革的实质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必然会涉及到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明白改革的风险、有阻力,甚至充满了尖锐的斗争;改革见成效需要好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改

8、革者要有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