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091968
大小:4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25
《劳动价值论争论中的方法论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研究领域: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争论中的方法论问题刘昌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1)摘要:在劳动价值论的争论中,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逻辑起点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研究方法,以及这种方法实现的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统一,成为劳动价值论不可超越的方法论依据。然而,劳动价值论这个逻辑起点来自于之前的从具体到抽象过程,马克思所实现的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统一也是历史的、相对的,超越了前人,但必然会被后人超越。以“劳动价值论不可动摇”为前提研究经济问题的方式违背了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关键词:劳动价值论,方法论,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劳动价值论争论是多年来传统政治经济学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
2、践的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劳动价值论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基础性地位,劳动价值论争论与其他理论争论相比更加激烈,也更持久。争论中有多种观点:有坚持经典论述的,有主张扩大劳动外延的,有主张以新的劳动价值论取而代之的,有主张放弃它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的,也有完全否定其理论价值的。这场争论至今没有结论。各种观点都有所发展,但任何一种都没有取得决定性的优势,也没有公认的总结性意见,争论还在持续,并有待深化。一、问题的提出上世纪90年代初,以谷书堂教授的“新劳动价值一元论”为焦点,展开了一场劳动价值论争论。谷教授认为传统的劳动价值一元论面临现实的挑战。如果简单地把新现实纳入到原有理
3、论中将破坏理论的逻辑一致性。他认为面对新现实,应该扩展理论的假设和概念的外延,把资本等非劳动要素纳入到劳动的概念中。这虽然否定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但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一元方法论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新的劳动价值一元论。这种观点引起了学界的讨论,主要是反对的声音,具有代表性的是苏星教授的观点。苏教授以严格遵从经典原理的方式,从逻辑上反驳了谷书堂的观点,认为该观点混淆了价值和使用价值,指出只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才是反映商品经济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科学理论,当前没有任何理论能够取代。2001年,晏智杰教授发表了《重温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一文,掀起了又一轮劳动价值论的争论热潮。晏教授
4、从《资本论》第一章对劳动价值论的论证入手,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暗含了三个前提:物物交换,无货币居间;劳动以外要素是无偿的;生产商品的是简单劳动。从这样的前提出发所得到的劳动价值论只适用于简单商品经济,不适用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要解释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现象,需要论证三个前提放开之后,劳动价值论依然成立,但马克思没有这样做。理论界对该观点的反响也主要是反对意见。具有代表性的是丁堡骏、卫兴华和易培强分别在商榷文章中提出的观点,认为晏教授歪曲了马克思的原意,劳动价值论不仅仅说明简单商品经济规律,更是商品经济的一般原理,无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是适用的,重点反驳了晏智
5、杰教授所提出的三个前提,为劳动价值论做出辩护。6研究领域:政治经济学关于劳动价值论的争论不止这两次,但这两次争论影响较大,观点鲜明,直指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中国理论界的去留问题。谷教授以质疑传统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性为前提,提出扩大劳动的外延,建立取而代之的新劳动价值一元论。晏教授则直接从前提和逻辑上否定传统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性。对于理论与现实的矛盾,各种观点都有自己的解释,没有长期的实践检验难以对争论做出裁决。因此,争论的焦点在于:谷书堂如果提出了更直接切合现实,并且逻辑自恰的新劳动价值一元论,何以不能代替传统劳动价值论?晏智杰的逻辑推理如果站得住,传统劳动价值论为何还必须坚持?这
6、是一个方法论问题,讨论的是一种理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应该放弃,以新的理论取而代之。一、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回答对以上两种观点的反对意见虽多,但很大篇幅直接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依据,重复马克思的论证逻辑进行反驳。而谷、晏二人质疑的正是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以劳动价值论为依据进行反驳,那就是在假定劳动价值论正确的前提下论证它正确,这种论证没有什么意义。但在争论的核心处,对这个方法论问题做出正面回答在所难免。针对晏智杰的观点。丁堡骏、卫兴华和易培强三人的反对意见具有代表性。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劳动价值论的论证不限于《资本论》第一章。“只要读一下《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商品和货币》,就会知道其
7、中的第二章《交换过程》和第三章《货币或商品流通》,是对商品和价值关系分析的继续和延伸。货币或商品流通理论,是马克思的商品与价值理论的必要组成部分。”卫兴华.深化劳动价值理论研究要有科学的态度与思维方式[J].经济评论.2002(4):3“尽管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对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做了集中论述,但其劳动价值理论,决不限于这一章的论述。三卷《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的三个分册、三大经济学手稿,以及马克思(包括恩格斯)的其他许多著作,对劳动价值论都有不少论述。可以说,劳动价值论作为一种解释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