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历史街区再生策略研究

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历史街区再生策略研究

ID:10090727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25

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历史街区再生策略研究_第1页
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历史街区再生策略研究_第2页
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历史街区再生策略研究_第3页
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历史街区再生策略研究_第4页
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历史街区再生策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历史街区再生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历史街区再生策略研究  摘要:文章结合文化创意、街区再生及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在分析解读周村街区历史和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周村古街区的再生状况与再生策略,对文化创意产业带动下的街区再生实践中的若干适用性策略作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关键词:文化创意;环境景观;历史街区;创意文化产业;再生策略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RegenerationStrategyStudyofHistoricalBlockbaseduponCulturalOriginalPerspective:TakingZiboCityZhouVilla

2、geastheExampleLIHong-mei1,ZHAOJun2,ZHAOZhong-chao1(1.SchoolofFineArts,UniversityofJinan,Jinan,Shandong250002;2.SchoolofArchitecture,Southeast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0018)8作为鲁商文化的代表城市,周村以代表鲁商文化特征的历史遗存“周村古商城”而闻名于世。本文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尝试以新的经济内容来改善街区内已衰落的旧环境的城市功能,运用创意融入地方文化

3、的特征,并进行相关的文化艺术活动(民俗产品的展销、民俗活动的展演以及影视艺术的宣传等);刺激街区经济多样化、多元化,对于维护街区原有风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发展当地经济等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一、周村的文化创意产业现状8据考证,周村初步形成于南北朝时期,至唐宋时期形成城市的雏形,明清时期成为鲁中商贸中心,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经济转型中兴起的商业、手工业城市,它的形成,是商业经济单一性发展的结果。[1]目前较为完整的历史遗存统称为周村古商城,被誉为“活着的古商业建筑博物馆”。作为封建社会后期兴起的手工业城镇,周村的创意文化产业主要

4、表现为手工艺品及民俗工艺品的产销、民俗文化艺术活动的展演以及影视文化的宣传等。民俗工艺品主要以当地图腾文化为特征衍生的古玩、瓷器、木器、丝绸等种类,它的营销模式还没有形成有效的产销一体的经济链。民俗艺术活动的展演包括各式民俗活动比如传统婚俗、扮玩习俗、踩芯子、小锣鼓、打铁花等,数不胜数,用来打造景区特色吸引游客。影视文化的宣传起步于张艺谋拍摄的《活着》,把原汁原味的周村特色展现在全国民众的眼前,为周村的宣传奠定了基础。随后是《旱码头》《大染坊》等电视剧拍摄,进一步让世界了解到周村的商业特色;周村也积极利用广告影视的宣传来提升自己的形象,比如

5、以“魅力淄博――周村古商城”为主题推行全国性的微电影比赛。目前,周村大街已成为影视创作和民俗文化展示的窗口,凸显出周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周村创意文化街区的发展也面临着困境。第一,人口密度过高,街区容量膨胀。周村作为民俗旅游景点,一方面土住居民人口的激增,另一方面是外地游客的涌入,街区已经不堪重负,特别是到了节庆日及旅游旺季,本就体量较小的街区空间承载了高密度的人员,街区容量达到极限。第二,街区环境及历史建筑维护不足。街区内保存大量的历史建筑,同时夹杂着住宅建筑,由于保护观念与手段的落后,一些历史建筑门面被商

6、家肆意改变,背离了传统文脉特征;加上街区配套设施滞后,破坏了街区传统风貌。第三,街区运行模式简单,缺乏居民参与;周村街区居民构成以本社区居民、老人、儿童为主,整体收入水平及受教育程度偏低,居民大都缺乏参与改善和提升周村街区人文特色的主动意识。第四,街区环境过于孤立,缺乏与城市环境的交融;随着旅游功能的过度开发,街区居民的生活场景与当地民风民俗都成为了表演的舞台,与周边环境的联系也被生生隔断,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周村大街的文化肌理,原汁原味的民俗变了味。[2]只有理顺以上关系,才能切实改善周村历史街区发展的困境。8二、文化创意视角的再生策略探讨1

7、.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人的主体要素,发挥人的主观保护意识。首先,重视街区的社区营造及公众参与度。由于街区居民的收入水平及受教育程度层次不齐,社区成员构成复杂,在维护公众利益上处于劣势地位。鼓励构建公众参与评价体系,强调在政府、设计师引导下的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社区改造模式,三方相互协调,共同参与街区改造。其次,重视对街区民间艺人及艺术家的扶持。作为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商业建筑群,周村大街承载着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是知名画家、摄影家、知名导演及历史学家聚集的场所。同时当地也不乏身怀绝技(比如剪纸、杂技等)的民间艺术家,他们与周村8本土传

8、统文化及“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有着密切的关联性。重视对街区内民间艺人及艺术家的扶持,采取一系列的相关扶持政策,比如划出一定的场所给他们创造展演的舞台,或通过优惠租金的形式吸引艺术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