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病中医诊疗方案

哮病中医诊疗方案

ID:10082781

大小:3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24

哮病中医诊疗方案_第1页
哮病中医诊疗方案_第2页
哮病中医诊疗方案_第3页
哮病中医诊疗方案_第4页
哮病中医诊疗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哮病中医诊疗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哮病的诊断标准。①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或口唇指甲紫钳。②呈反复发作性。常因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因素诱发。发作前多有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先兆。③有过敏史或家族史。④两肺可闻及哮鸣音,或伴有湿罗音。⑤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⑥痰液涂片可见嗜酸细胞。⑦胸部X线检查一般无特殊改变,久病可见肺气肿征。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20

2、09年发布的《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①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剧烈运动等有关。②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③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④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A、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B、支气管试验阳性[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12%以上,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ml];C、最大呼气流量(PET)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⑤除外其他疾病所引

3、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符合1、2、3、5条者或4、5者可诊断为支气管哮喘。(二)证候诊断1、发作期①冷哮: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咳痰稀白,面色晦滞。或有恶寒、发热、身痛。舌质淡,苔白滑,脉浮紧。②热哮:喉中哮鸣如吼,气粗息涌,胸膈烦闷,呛咳阵作,痰黄粘稠,面红,伴有发热、心烦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③浊哮:喘咳胸满,但坐不得卧,痰涎涌盛,喉如曳锯,咯痰粘腻难出,舌质淡或淡胖或舌质紫黯或淡紫,苔厚浊,脉滑实或弦、涩。④风哮:反复发作,喉中哮鸣有声,咳嗽痰少或无痰,发前多有鼻痒、咽痒、喷嚏,或伴恶风;舌质淡或舌质红少

4、津,苔薄白或无苔,脉浮或弦细。2、缓解期①肺气亏虚:平素自汗,怕风,常易感冒,每因气候变化而诱发。发病前喷嚏频作,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脉濡。②脾气亏虚:平素痰多,倦怠无力,食少便溏,每因饮食失当而引发。舌苔薄白,脉细缓。③肾气亏虚:平素气息短促,动则为甚。腰酸腿软,脑转耳鸣,不耐劳累,下肢欠温,小便清长。舌淡,脉沉细。二、治疗方案(一)辩证选择中药汤或中成药。1、寒哮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方药:射干麻黄汤。射干、炙麻黄、细辛、制半夏、生姜、炙紫菀、炙款冬花、五味子、大枣、炙甘草。2、热哮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方药:

5、定喘汤。麻黄、杏仁、黄芩、桑白皮、半夏、款冬花、苏子、白果、炙甘草3、浊哮治法:化浊除痰、降气平喘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法半夏、茯苓、陈皮、炙甘草、苏子、白芥子、莱菔子。4、风哮治法:疏风宣肺,化痰平喘方药:华盖散。炙麻黄、紫苏子、杏仁、茯苓、陈皮、桑白皮、炙甘草。5、肺气亏虚治法:补肺固卫。方药: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6、脾气亏虚治法:健脾化痰。方药:六君子汤。陈皮、半夏、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7、肾气亏虚治法:补肾摄纳方药: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二)辩证选择静脉注射中药注射剂。1、热哮,予痰热情注射液清热解毒

6、。2、脾气亏虚,予参麦注射液补益肺气。(三)西医治疗1、消除病因应避免或消除变应原和其他非特异性刺激,去除各种诱发因素。2、控制急性发作常用药物有:a、拟肾上腺素药物常用的β2受体兴奋剂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可口服或吸入。b、茶碱类药物口服、常用的有氨茶碱和控释型茶碱,用于轻~中度哮喘发作,剂量通常为每日每公斤体重6~10mg。静脉用药:氨茶碱加入葡萄糖溶液中,缓慢静脉注射(注射时间不得少于10min)或静脉点滴,用于哮喘急性发作,重症病例且24小时内未用过氨茶碱者首次剂量为每公斤体重4~6mg,继之以每小时每公斤体重0.6

7、~0.8mg的速度静脉点滴以维持其平喘作用。c、糖皮质激素口服、一般使用半衰期短的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地塞米松。强的松的维持量最好10mg/d。静脉用药:严重哮喘发作时应及早静脉给予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或甲基强的松龙,但注射后4—6小时才能起效。3、促进排痰4、氧气吸入(四)中医特色疗法1、敷贴法白芥子、延胡索各20g,甘遂、细辛各10g,共为末,加麝香0.6g,和匀,在夏季三伏中,分三次用姜汁调敷肺俞、膏盲、百劳等穴,约1~2小时去之,每十日敷一次,可以减少发作。2、针灸发作期取定喘、天突、内关穴。咳嗽痰多加孔最、丰隆,每次选

8、用1~2各腧穴,用重刺激,留针30分钟,每隔5--10分钟捻针一次,每日或间日治疗一次,背部可加拔火罐。缓解期取大椎、肺俞、足三里。肾虚加肾俞、关元;脾虚加中脘、脾俞。每次选用2--3各腧穴,用较轻刺激,间日治疗一次。在发作前的季节针灸,可作预防性治疗,有减少发作或减轻症状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