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芳教授运用止嗽散经验

王霞芳教授运用止嗽散经验

ID:10082735

大小: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24

王霞芳教授运用止嗽散经验_第1页
王霞芳教授运用止嗽散经验_第2页
王霞芳教授运用止嗽散经验_第3页
王霞芳教授运用止嗽散经验_第4页
资源描述:

《王霞芳教授运用止嗽散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王霞芳教授运用止嗽散经验【摘要】 介绍王霞芳教授运用止嗽散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经验。王师在临证中辨证论治,对于新久咳嗽,咯痰不爽者,通过本方随症加减疗效显著。此方为治疗外感咳嗽平稳轻灵之剂,对于小儿尤为适用。【关键词】 中医名家; 王霞芳; 止嗽散/治疗应用; 咳嗽/中医药疗法; 儿童  王霞芳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董廷瑶先生的学术经验继承人,亦是第三批和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导师。从医四十余年,医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  止嗽散出自清代名家程钟龄的《医学心悟》,原方组成为:桔梗、荆芥、蒸紫菀、蒸百部、蒸白前、陈皮、甘草。原服用方法是以上药共为细末,

2、每服3钱,温开水调下,现多改为汤剂。功用止咳化痰,疏表宣肺,主治风邪犯肺,咳嗽咽痒,或微有恶寒发热,舌苔薄白等。诸药合用全方“温润和平,小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王师认为本方配伍,乃以荆芥祛风解表,紫菀、百部味苦、性温而不热,均入肺经,润而不寒,皆可止咳化痰;桔梗味苦辛,善于开宣肺气,白前味辛甘,长于降气化痰,二者协同,一宣一降,以复肺气之宣降;荆芥疏风解表;陈皮理气化痰;甘草调和诸药,且与桔梗同用,又可清利咽喉,为治疗外感咳嗽中的平稳之剂,对于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师临诊,受益匪浅,现将王师经

3、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 热病之后,表邪未净  病例1余某,女,3岁,20091225初诊:患儿易感咳嗽阵作1年半,1~2个月引发1次。前夜发热,体温至39℃,咽部红痒,流涕打嚏,咳呛阵作,呕吐痰涎,纳食减少,大便偏干,舌红苔薄白。方药:荆芥、桔梗、陈皮各5g,白前、炙紫苑、杏仁、苏梗各6g,甘草3g,炒牛蒡子、炙百部、象贝、姜半夏、双花、连翘各10g。服4剂。20091229二诊:咳嗽次减,阵咳痰阻,口臭,大便前干后软,唇干裂。桑叶、姜半夏、茯苓、象贝、炙苏子、连翘、炒莱菔子、银花、炙百部各10g,杏仁、前胡各6g,陈皮5g,甘草3g。服7剂。20

4、100105三诊:口臭大减,纳谷渐馨,偶有单咳,夜眠转安,大便转调。处方:上方去前胡、百部、苏子,加南沙参10g,竹节白附子各6g。服7剂。  按:感冒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小儿咳嗽多由外感引起,其中又以感受风邪为主。若表散不够,邪气未尽或攻伐之力太过致正虚邪恋则症状缠绵、咳嗽反复不愈。王师以止嗽散为主方治疗热病之后表邪未净,咯痰不畅者,临床效果明显[1]。本病属中医学咳嗽范畴,病变部位主要在肺。肺为娇脏,其性清宣肃降。而小儿肺常不足,卫外不固,外邪易于从口鼻或皮毛而入,致肺气失宣,清肃失职,而发生咳嗽,寒郁化热,故见咽红、口臭、便干等症。

5、方以止嗽散疏散外邪、宣通肺气,象贝、杏仁化痰止咳,双花、连翘、牛蒡子清热解表利咽。药后咳减,但痰浊未化,大便干结,再拟桑杏汤和二陈汤清宣润肺,化痰通便治愈。全方利肺止咳而兼以解表宣肺,治疗外邪将尽、肺气不利的感染后咳嗽效果较好。  2 外感风寒,肺失宣肃  病例2胡某,男,4岁。20070928初诊:患儿有哮喘史1年。新感咳嗽4d,昨夜加重,咽痒阵咳,痰白而稀,恶寒头痛、鼻塞流涕,纳谷欠馨,大便尚调,夜眠欠安,舌红苔薄白,脉浮。证属外感风寒,肺失宣肃。方用止嗽散加味。方药:荆芥、桔梗、陈皮各5g,白前、紫苑、蝉衣各6g,炙百部、辛夷、象贝、半夏、太子参各

6、10g,甘草3g。服4剂。20071002二诊:药后咳减有痰,涕嚏减少,咽部红痒,纳食稍增,眠安盗汗,二便尚调。方药:陈皮、桔梗5g、姜半夏、茯苓、桑叶、竹叶各10g,杏仁、蝉衣各6g,龙齿30g,甘草3g,服7剂后诸症痊愈。  按:王师认为咳嗽的主要病机为“六淫”外邪侵袭肺卫,患儿常发咳逆之证,风寒外感,以致水液输化无权,留滞肺络,凝而为痰,则成为主要的病理产物,反过来阻塞气道,亦成为咳嗽的原因。此因感凉而咳多,属于外感初起咳嗽,其表证尚浅,邪浊较轻,寒热不重,故用止嗽散疏散表邪,轻宣肺气,稍予肃降,兼化痰湿。方中以紫菀、百部开泄肺郁、润肺止咳,荆芥解

7、表,辛夷祛风通窍。桔梗、蝉衣宣肺利咽,白前降气祛痰,宣肺利气,半夏、象贝化痰止咳,王师运用止嗽散加味有明显的止咳作用,对于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2]。患儿素有哮喘史,体虚易感,予太子参扶正祛邪。服后咳减,喉有痰声,再予二陈汤加味化痰治之渐愈。本方清宣与肃降并用,祛邪与扶正兼施,药证合拍,故能效如桴鼓。  3 痰湿内阻,宣降失司  病例3陈某,男,4岁。20070713初诊:上月外感发热后,咳嗽反复不断,咳呛不断,喉中有痰,咯痰不爽,鼻塞涕少,咽红疱疹,纳少便稀,舌苔薄白微腻。处方:荆芥、桔梗、陈皮各5g,炙百部、姜半夏、茯苓、象贝、南沙参各10g,蝉衣

8、、苏梗、前胡、紫苑各6g。服4剂。20070717二诊:服药2剂后咳减痰松,纳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