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蝼蛄对苗圃地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

华北蝼蛄对苗圃地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

ID:10073203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23

华北蝼蛄对苗圃地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_第1页
华北蝼蛄对苗圃地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_第2页
华北蝼蛄对苗圃地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_第3页
华北蝼蛄对苗圃地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_第4页
华北蝼蛄对苗圃地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华北蝼蛄对苗圃地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华北蝼蛄对苗圃地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华北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咬食幼苗的地上和地下部位以及刚发芽的种子,使幼苗萎凋而死。在表土层穿行时,形成许多隧道,使幼苗和土壤分离,失水干枯而死。农民称它为拉拉蛄、蜊蛄、土狗子。一、华北蝼蛄的分布和危害华北蝼蛄主要分布在北纬32°以北地区,该虫在1年中的活动规律和东方蝼蛄相似,即当春天气温达8℃时开始活动,秋季低于8℃时则停止活动,春季随气温上升危害逐渐加重,地温升至10-13℃时在地表下形成长条隧道危害幼苗;地温升至20℃以上时则活动频繁、进入交尾产卵期;地温降至25℃以下时成、若虫

2、开始大量取食积累营养准备越冬,秋播作物受害严重。土壤中大量施用未腐熟的厩肥、堆肥,易导致蝼蛄发生,受害较重。当深10-20cm处土温在16-20℃、含水量22-27%时,有利于蝼蛄活动;含水量小于15%时,其活动减弱;所以春、秋有两个危害高峰,在雨后和灌溉后常使危害加重。在苗圃地常有发生。华北蝼蛄终生生活在土中,是幼树和苗木根部的重要害虫,以成虫或幼虫食害苗木的幼根、和靠近地面的嫩茎部,危害部位呈丝状残缺;也常食害刚发芽的种子;还在土壤开掘纵横交错的隧道,使幼苗须根与土壤脱离而枯萎,造成缺苗断垄的现象。5二、华北蝼蛄的形态特征华北蝼蛄成虫

3、体形粗壮肥大,体狭长。头小,圆锥形。复眼小而突出,单眼2个。前胸背板椭圆形,长36-55毫米,黄褐或黑褐色,腹部较浅。从背面看,头呈卵圆形。触角丝状,位于复眼下方。复眼椭圆形,略突出于头部两侧。前胸背板发达,前足特化为粗短结构,基节特短宽,腿节略弯,片状,胫节很短,三角形,具强端刺,便于开掘。内侧有1裂缝为听器。前翅短,雄虫能鸣,发音镜不完善,仅以对角线脉和斜脉为界,形成长三角形室;端网区小,雌虫产卵器退化。中央具有1个凹陷不明显的暗红色心脏形坑斑。后足胫节背侧内缘有刺1-2个或消失,腹部末端有较长尾须1对。卵,椭圆形,初产1.6-1.8

4、毫米,宽1.1-1.3毫米,孵化前增长,加宽,长2-2.8毫米,宽1.5-1.7毫米。由乳白色有光泽变为黄褐色,孵化前暗灰色。若虫,初孵若虫头胸极细,腹部肥大,全体乳白色,复眼浅红,以后变浅黄到土黄。蜕皮一次,体色加深,5-6龄以后与成虫体色相似。初龄若虫体长3.5-4毫米,老龄若虫体长35-40毫米,若虫共13龄。1.成虫:雌成虫体长45-50毫米,雄成虫体长39-50毫米。形似非洲蝼蛄,但体黄褐至暗褐色,前胸背板中央有1心脏形红色斑点。后足胫节背侧内缘有棘1个或消失。腹部近圆筒形,背面黑褐色,腹面黄褐色,尾须长约为体长之。52.卵:椭

5、圆形。初产时长1.6-1.8,宽1.1-1.3毫米,孵化前长2.4-2.8毫米,宽1.5-1.7毫米。初产时黄白色,后变黄褐色,孵化前呈深灰色。3.若虫:形似成虫,体较小,初孵时体乳白色,二龄以后变为黄褐色,五六龄后基本与成虫同色。三、华北蝼蛄的生活史华北蝼蛄一般三年完成一代,已成虫和7龄以上若虫在60-120厘米土中越冬,翌年3-4月份开始活动,进入表土层活动时,洞顶隆起10厘米左右墟土隧道。6月上旬到8月为产卵期。产卵在10-15厘米的椭圆形卵室内。有2-3个卵室,平均产卵120-160粒,卵期20-25天。秋天达8-9龄时入土越冬,

6、第二年从春季到秋季经几次蜕皮达12-13龄时,又入土越冬,第三年秋季羽化为成虫。四、华北蝼蛄的发生规律及习性发生规律:蝼蛄生活史比较长,华北蝼蛄在河南需3年完成一代,非洲蝼蛄需2年。均以成、若虫5在50-70厘米深的土中越冬,翌春活动为害。5-7月份成虫交尾产卵。卵集中产于地下10-40厘米的卵室内。成虫产卵期30-120天,每一头雌虫一生可产卵100~300粒,最多可产500余粒。卵期15-25天。蝼蛄的活动受气温的影响呈现季节性变化,11-12月份为冬季休眠阶段,3-4月为春季苏醒阶段,4月中旬-6月中旬我出窝迁移为害猖獗阶段,6月下

7、旬-8月下旬为越夏产卵阶段,9月上旬-11月上旬是秋季再为害高峰。土壤湿度对蝼蛄的活动也有影响,土壤干旱活动就差,一般10-20厘米表土湿度在18-27%时活动最盛。习性:一般于夜间活动,但气温适宜时,白天也可活动。土壤相对湿度为22-27%时,华北蝼蛄为害最重。土壤干旱时活动少,为害轻。成虫有趋光性。夏秋两季,当气温在18-22℃之间,风速小于1.5米/秒时,夜晚可用灯光诱到大量蝼蛄。蝼蛄能倒退疾走,在穴内尤其如此。成虫和若虫均善游泳,母虫有护卵哺幼习性。若虫至4龄期方可独立活动。蝼蛄的发生与环境有密切关系,常栖息于平原、轻盐碱地以及沿

8、河、临海、近湖等低湿地带,特别是砂壤土和多腐殖质的地区。初孵若虫有群集性,喜食煮至半熟的谷子,炒香的豆饼或麦麸;对马粪等具有趋性;喜欢在潮湿的土壤中;土温在16℃-20℃,含水量在22-2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