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思路研究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思路研究

ID:10066158

大小:3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5-23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思路研究_第1页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思路研究_第2页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思路研究_第3页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思路研究_第4页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思路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思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思路研究摘要: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国情、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现状分析在金融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框架的设计角度对我国如何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金融控股公司的非法关联交易风险、资本重复计算风险及有可能引起的系统性风险,在监管过程中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相关法律以及市场准入与退出等方面的内容;构建高效的监管框架,保证信息流动的及时和顺畅;设计新的监管指标预警体系。关键词:金融控股公司;金融监管;金融业全球化10随着金融业全球化的兴起以及金融产品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在面临着银行资产项目过于集中、资本市场融资渠道过于狭窄、保险资金投资效益较

2、为低下等问题的情况下,近年来,金融控股公司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在欧美等地发达国家迅速发展。2002年12月5日,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控股公司―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显示出我国金融机构正开始在走一条以金融控股公司为中间环节,逐步满足业务拓展需求,规避金融监管并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道路。但金融控股公司并不完美:其可通过资本的内生联系进行业务的整合,能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及服务等。基于此背景,本文通过结合我国实际国情、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现状以及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借助博弈论模型论证相关问题,探讨建立适合我国金融特点的,职责分明、便捷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一、我国金

3、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环境与存在问题(一)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近年来,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我国政府不断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提高针对性和灵活性,经济向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进一步巩固。银行业银行业主要指标保持良好,重点领域风险管控加强,行业稳健性标准和监管有效性提升,风险管理和危机应对能力显著增强,整体呈稳健发展态势。截至2012年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95.30万亿元,负债总额89.5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9%及19.2%。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净利润8990.9亿元,同比增长34.5%。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至2012年末

4、,净资产5664亿元,同比增长17%;全行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911.02亿元,经纪业务是证券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占总收入的56.77%。保险业发展势头良好,截至2012年末,保险公司总资产5.05万亿元,同比增长24.4%,业实现保费收入14528亿元,同比增长30.4%,利润总额836.5亿元,10同比增长57.7%。金融市场在改革创新中也稳步发展,发挥了改善融资结构和完善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如表1所示,货币市场流动性充足,债券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有所拓宽,2012年债券融资占直接融资的比重达77%。表12012年主要债券发行情况品种发行额(亿元)

5、同比增长(%)国债1977810.3政策性银行债1319313银行次级债920-66.5银行普通债10-90企业债券168120.8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二)存在的问题分析由于法律漏洞、监管目标分歧及监管机构协调困难等问题,金融监管公司在不断地寻找漏洞或灰色地带进行金融创新及混业经营,大大地增加了金融风险,也挑战着现行的分业监管模式。1.法律漏洞10由于我国的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管理模式,相应地,有关金融监管的法律也是基于特定的领域,例如《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都依次与其监管机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相对应。另外,这些由监管机构起草或颁布的法律规章制

6、度等,都只具有本领域的特征,换句话说,对其他领域缺乏考虑或者缺少沟通。因此,法律漏洞及灰色地带出现,为金融控股公司的诞生创造了诱因。2.监管目标分歧监管重点及目标的分歧有可能在各监管机构间引起冲突。银监会把重点放在银行业机构的审慎监管上,证监会主要负责营造及维护资本市场的公平有效,保监会的主要目标是维护保险业的稳定及被保险人的利益。各监管机构的工作重点、指标体系、监管模式等各有差异,对被监管者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在监管内容上,各监管机构都偏重对该领域金融机构的审批和经营的合规性,对其日常经营风险的评估尚不成熟,并忽视对金融机构经营安全性、盈利性和发展前景等指标的考核。3.协

7、调困难在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过程中,上述三个监管机构存在着协调效率不高的问题。由于这三个监管机构有着同等的地位,因此在监管或应对危机过程中,在选择牵头机构或决策机构时就显得尴尬,这也直接造成了信息共享和问题处置的低效率,大大降低了监管效果。这也就意味着对这类金融集团的风险难以界定及监管。金融控股公司为了规避监管,会利用灰色地带进行资本转移,而监管机构因为不熟悉跨领域的业务,监管效果会大大弱化,监管成本也会相应增加。二、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博弈分析10本节构建的序贯博弈模型,是为了证明在分业监管存在漏洞的情况下,金融控股公司选择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