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ID:10063606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2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_第1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_第2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_第3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_第4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实验版课标相比,总目标的变化之一就是从“双能“发展为”四能“,即在原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增加了“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固然重要,但是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更加重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古至今,历史上任何一项重大发现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

2、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谈不上创新。因此培养学生的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非常重要。那么,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呢?结合自身教学,我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有问”。6传统课堂教学主要是靠“满堂灌”或“满堂问”的模式来完成,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或在老师设定好的一系列的问题下被“牵着鼻子走“,学生普遍不能、不敢或不善于发现问题,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渐渐地,一些学生失去了提问题的习惯。自新课标实施以来,冀教版教材新增添了很多联系生活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内容。例如,四年级下册在

3、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创设了唐僧师徒四人分饼吃的故事情境(唐僧要把一张饼平均分成4块,每人吃一块儿。而八戒想多吃一块儿,悟空决定把饼平均分成8块,给八戒2块。)引导学生说一说:从故事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想到了什么问题?学生在充分交流信息的基础上发现、提出了各种数学问题,如:悟空为什么这么分饼?八戒多吃到饼了吗?从而引发深层次的思考,通过不同方法的验证得出结论:把一张饼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与把一张饼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2份得到的是一样多的,得到两个分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等的两个分数,从而初步感受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充分利用教材中能够培养

4、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的教学资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某些数学事实、提出数学问题,二、创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6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新课程的目标,也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理想。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学生在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敢于表现自己,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创造潜能。在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会是各种各样的,甚至是漫无边际、毫无意义的,但教师要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给予他们肯定与鼓励,少给他们批评与训斥,否则,孩子们

5、那种提问的欲望会被我们无情地扼杀在萌芽状态。学生在教师的肯定和赞扬下产生愉悦的心理感受,体会到思维劳动的成功与喜悦,从而激发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三、在自主尝试学习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6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新知识之前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尝试自学,在尝试自学中,学生可以对新旧知识的联系提出问题,也可以对新知识中不理解、不明白的的地方提出问题。当学生在尝试中发现新旧知识发生冲突或不同人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见解时,教师适时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6、。例如在学习六年级《比例尺》一课时,课前学生设计如下两个操作活动:活动一:在作业纸上画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名片示意图。活动二:在作业纸上画一个长60厘米、宽45厘米的镜框示意图。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就发现了问题,同样是画示意图,第一个能够在作业纸上完成,而第二个的尺寸超过了作用纸,无法完成。这时学生就会产生数学思考:如何画出镜框示意图?要用到哪些知识呢?……通过在尝试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并随着问题的最终解决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了新知,在情感、意志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四、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

7、又是智慧的创造者。”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让每个学生准备4根长度不同的小棒(4厘米、5厘米、8厘米和10厘米的各一根),从中任意选出3根,摆成一个三角形。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有的三根小棒能摆出三角形,而有的却不能。为什么?在什么情况下的三根小棒一定能摆出三角形呢?然后通过充分交流讨论、猜想、动手测量等数学活动,得出结论:当任意两条边的长度的和都比第三条边的长度大时,一定能摆出三角形。学生经历了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体验了数学活动的挑战性和数学结论

8、的确定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