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063000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23
《我对小学体育教育现状的想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对小学体育教育现状的想法摘要:体育教育作为培养下一代人才的重要手段,是提升民族素质,担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这一切的基础就是人得有健康的体魄,作者在实践中见到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有越来越下降的趋势的情况下,提出相关想法,供大家参考。关键词:小学体育教育引言近年来,小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严重。针对这个状况,国务院召开了体育工作专题会议,这是我国历史上国务院唯一一次单独为体育工作召开的会议,也说明了我国小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已十分严重。相当一部分学校的体育课都面临一个“生存”问题,尤其是毕业班,在升学的压力下,体
2、育课经常性地给其他学科让路,甚至压根儿就取消了,为的是多背几个单词,多做几道题;同样还有“大班”问题――一个班八九十人,多者一百多人,甚至超过二百人,体育课不易组织,几乎无法上课,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也不能不说是目前小学体育工作的一个十分头痛而又不易解决的问题。[1]一、综术小学体育的教育现状,并提出建义6笔者是一名体育教师,多年从事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对相当普遍存在的小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事实感触尤深,颇为忧虑,且有力不从心之感,在尽自己绵薄之力的同时,愿为现实小学体育教育现状提出自己的认识和建议:1.正
3、确定义健康,摆正体育活动的地位,让学生明白“为何动”。体育首先能提高我们的生活的质量,缓解现代生活的压力,使我们的身心都尽可能地维持在健康状态。适度的体育锻炼能使人身体强健,精神愉悦,性格开朗,精力充沛,工作学习效率高,身心良性发展,利于形成健康完整的性格。这就是我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最直接的目的。理解了这些,也就理解了体育和健康的关系,知道想要健康就必须参加体育锻炼的道理,就会改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一些错误认识,增强体育参与意识。[2]62.明白了“为何动”,有了活动的积极性,还要面临“如何动”的问题。我们
4、平时要求学生“动起来就好”,显然缺乏导向性。想要提高运动的效率,取得更好的效果,就必须有教师的引导。学生固然是体育教育的主体,但对运动缺乏明确的整体概念,面对场地可能无所适从。老师的主导作用这时应该凸显出来,讲解、示范、引导等多种方法都应派上用场,让学生知道怎样运用器材,怎样运动,合理利用老师的身份,科学地组织好学生的活动,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器材的条件下,取得尽可能好的锻炼效果,这就需要老师多动脑筋多花费精力去分析学生的客观情况,对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内容,尽量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都能参加活动
5、,并从中得到乐趣,渐生兴趣。如此一来,下一步的工作更易开展。3.理解了“为何动”,学会了“如何动”,还需要对学生“允许动”。以相关法规、政策的形式,改变一些学校领导的思想意识,更新“学校体育单纯培养个别体育特长生为校争光”的错误思想。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势在必行,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体育教育的权利,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足的活动空间和时间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在体育设施上,尽可能地设置不同的健身器材,让各个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为;在活动时间上,除保证“两课两操”外,更应注意课外活动的锻炼;在教育引导上,体
6、育教师应发挥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锻炼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体育项目设置上,要面向全体学生,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尤其是注意对女生项目的开设上,更应考虑周详。可因地制宜设置一些简单项目。4.树立终身体育观念也是不可缺少的。终身体育观念源于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的终身教育观点。按其本质含义理解,学校体育只是人生体育中的一个阶段,并不是最后环节,更应该是一个6起点。人的一生都应该而且必须致力于体育活动,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育锻炼终身化又受多种因素影响,倾向因素如知识、信念、态
7、度及个人需要、经济状况、年龄、性别、家庭等,都可以左右一个人对体育参与的倾向意识。而场地设施、教师、个人所掌握的锻炼方法和技术水平、体育相关法规政策等又形成实现终身体育的促成因素。具备了倾向因素和促成因素条件,还需要社会的支持,朋友的影响、亲属、教师的劝告等多种因素都能制约、决定或影响终身体育实现的程度和效果。二、加强体育教育的有效方法1.体育锻炼终身化是一个复杂、发展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和培养。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应把终身体育和自我实现联系起来,培养积极的态度,使其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设法提供充足
8、的场地设施,努力营造浓厚的锻炼氛围,还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使其能够健康地发展。2.在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际运作上,也有不少的成功经验,像陕西省体育局的一些做法,就值得我们学习。他们主张以青少年俱乐部为支撑,在扩张俱乐部上下工夫,组织动员更多的青少年投入到校外体育锻炼队伍中去;并以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基础,在培养青少年体育兴趣上下工夫;同时创办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基地,在创新校外活动形式上下工夫,重视和加强校外体育工作,努力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