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端倪的工程教育新举措

初见端倪的工程教育新举措

ID:10062318

大小:42.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5-23

初见端倪的工程教育新举措_第1页
初见端倪的工程教育新举措_第2页
初见端倪的工程教育新举措_第3页
初见端倪的工程教育新举措_第4页
初见端倪的工程教育新举措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见端倪的工程教育新举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见端倪的工程教育新举措  摘要:工程教育理念是对高等工程教育的理性认识与哲学反思,它是从整体、系统和一般的角度思考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拔尖人才培养、卓越工程师计划和工程教育观的转型三方面做了具体的阐释。加强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理念的研究,既有利于校正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偏差,又有利于促进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关键词:拔尖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工程观;工程教育理念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5-0143-04一、创建一流大学,培养拔尖人才英国杰出的教育家纽曼在

2、其名著《大学的理念》一书中认为,“大学作为一个传授教育的地方,能让我们在丰富多彩的学科中汲取充足的营养。”[1]大学最初的设立就是为传授知识而设。在知识多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才”并没有发生变化。大学从设立到现在经过了几百年的演变,现代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不断地推动大学拓展其功能。康奈尔大学前任校长弗兰克・罗德斯指出,16“大学是基于学生的求知需要而产生的。没有学生,可能会有研究院、学术研究中心,但绝不会有大学。”[2]16无论是古代的学院还是近代的大学,在兴起之初,它们的目的

3、都是培养人才作为主要的目标。例如,希腊先哲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古代建立的学院,中国古代建立的国子监以及个人办的私人学校,都是为了社会培养政治人才而建立的。尽管到了近代,大学的建制趋于完善,学科门类趋于合理,但是根本的目的并未发生根本的变化。尤其是受近代经验哲学思想的影响,很多现代意义上的大学都把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作为标准。其实在本质上大学存在的根本意义在于为社会培养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才,如果从伦理学意义上,把教育本身存在的善传递给人类,使人类在传递善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我。而在今天,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渐渐地

4、成为第一生产力,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的教育功能得到了迅速的扩展,人们赋予其更多的内涵。这种含义延伸之一即是赋予大学科学研究的功能,而且这种功能在大学中地位越来越高,现在很多大学都把研究型大学当作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现实经济的需要,使得科学研究在大学中地位越来越重要,这样就出现了追求学术和教育人才之间的矛盾[3]。这种矛盾在西方社会中体现的比较明显,作为世界上知名学府的麻省理工学院在追求学术和教育人才目标选取上,也走了一段曲折的路。早期麻省理工学院和传统的大学一样,把培养人才作为学校的目标。但是,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

5、起,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益,科学研究在大学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受此背景的影响,麻省理工学院开始把追求学术作为大学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目标。虽然麻省理工学院在过去一个世纪在学术取得令人骄傲的成绩,但是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短板也日益明显。因此,在20个世纪8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重新调整大学建设的目标,把培养一流人才作为大学未来发展的目标,使得大学教育重新获得大学本身所应该拥有的意义。因此,麻省理工学院非常重视本科生的教育[4],利用互联网为本科生的教育提供了很多的平台和学习资源。麻省理工学院教育目标的转变对我国工程

6、教育发展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对于那些奉行“科研之上”的大学来说,更具有启示意义。“拔尖创新人才”正式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中是在党的十六大上,在这次大会上,把“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大的目标。在党的十七大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号召又一次重申了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对于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是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任务,也是最能体现世界一流大学教育水平的直接成果。16对于“拔尖创新人才”概念的理解,需要关注三个层面:第一,一流人才应该具备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它要求要注重培养的一

7、流人才要具有高尚的修为。在一些世界知名学府中,很多都把能够推动整个世界前进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的目标,这其中就包含了一流人才应该拥有悬壶济世的志向以及为人类服务的精神。第二,一流人才应该具备强烈的求知欲,这就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三,一流人才应该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创新作为人类对未知领域实践能力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所以在今天的人才培养中很多知名大学都把创新作为人才培养重要目标。拔尖创新人才的优势积累具有“马太效应”的特征。许多拔尖创新人才在职业生涯中,一旦取得了某种

8、成就,获得了某种声望,他们以后就不会随便跌落到较低的位置和水平上,而是借助本来就有的优势,继续获得更大的成功。用《圣经》中的人物马太・马可和路加的话来说,“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5]对于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研究型、创新型、领袖型人才的“精英教育”已经成为共识[6]。16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大学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大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