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058322
大小:3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23
《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摘要:语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当前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语感培养的误区出发,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进行了阐释。关键词:语感;误区;培养;尝试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094-039《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感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
2、的重要标志。因此,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是提高语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形成语言文字敏锐感受能力的关键时期。对语言文字良好的理解、领悟能力能帮助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找准知识的切入点学习,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那么,究竟什么是语感呢?20世纪20年代夏丐尊在《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传染语感于学生》一文中指出:“一般做教师的,特别是国文科教师对于普通文字应该比学生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对于文学应该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
3、感觉为‘语感’。”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作过这样的解释:“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的敏锐感觉。”王尚文则认为:“语感是基于他的直觉语言知识,形成观念和感情倾向对于言语对象的整体直觉。”也有人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可以这样理解:比较直接、迅速而准确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即语感。它是小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中最核心的因素,离开了语感,听、说、读、写无从谈起,更不要说文学作品的欣赏了。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关
4、注“语感教学”这一话题,在阅读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能力成为语感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不可否认,现阶段对于小学生语感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误区。1.偏重“读”,忽略“听”与“说”的训练。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偏重对课文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范读或学生集体朗读、默读、分角色读等。一堂语文课下来常常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听读、听说的“听”的训练,自然也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说见解、说感想的“说”的训练,这样的机会少了,久而久之这样“坐享其成”的听课习惯养成了,语感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92.注重读中的“字正腔圆”,忽略学
5、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体验。有时候我们会片面追求语音标准,尤其是“字正腔圆”和语调的轻、重、缓、急,缺乏对学生情感的调动,导致学生与课文的语境很难发生交流碰撞,产生共鸣,这就使学生的语感只能停留在表面、肤浅的基础上。3.强调“读”,忽略“悟”,即细细地品味课文的思想、感情。语感是在语言训练中形成的对语言感知、领悟和把握的一种能力。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把语感能力的培养简单地理解为朗读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但是朗读只是品读语言的最初阶段,要想深入品味,就必须透过语言文字,读出其中丰富的内蕴。4
6、.课堂上我们总是追求整齐划一的阅读,忽视学生阅读的个性差异,特别是学生的认知差异。《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的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我们教学中追求统一的阅读教学模式、统一的阅读方法,未给学生留下足够的阅读空间,以致学生的感受、领悟体验都统一在标准模式之下。其实这是十分不可取的。既然语感是读者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在感知语言材料时直接产生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含义、情味和理趣的理解力。它包括语音感受、语义感受、语意色彩感受等。我们不妨在日常教学活
7、动中做一些尝试,走出语感教学的误区。一、听说结合,注重整体训练9语感作为一种能力不是靠灌输而生成的,只能在语言实践中习得。可以说感知“自己的实践”是语感得以生成和升华的唯一条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说话训练。要多给学生机会,如让学生用词造句,归纳、复述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读中谈谈“发现”,哪个词用得好?哪个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让学生独立阅读,做到动手、动口、动脑,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指导、点拨,逐步让学生自己感知课文的语言,激发其表达的欲望,培养他们想说、敢说的心理素质和对语言的适应能力
8、,形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为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当然,在平时也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听”的训练,听读、听讲、听问、听辨等。如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富有感情的范读、朗读声像带等作为“示范阅读”,让学生体味、揣摩、模仿,进行听读训练。让学生养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就必然会提高听课质量,形成准确的语感。课余时间还可以开展每天播报新闻、写日记、摘抄名人名言和优美词句以及课前一分钟演讲等活动,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