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05258
大小:207.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7-10-26
《上海高校知识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文件沪教委科〔2011〕61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高校知识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各本科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进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进一步推动产学研有效结合,提升上海高校知识服务能力,我委决定实施《上海高校知识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现将《上海高校知识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给你们(见附件1),并就有关申报工作的具体事宜通知如下:一、今年试点高校:上海市属本科高校。二、请各高校按《方案》的要求,遴选出符合申报条件的知识服务平台,并正式行文报送我委。三、各申报高校需提交《上海市高校知
2、识服务平台建设规划任务书》(样式见附件2)纸质—31—7份及电子文件,于2011年11月20日前送达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中心(宝山路251号5楼520室)。本通知在“上海教育”网站(www.shmec.gov.cn)“信息公开”栏目中查找,附件《上海市高校知识服务平台建设规划任务书》可在“表格下载”栏目中下载。附件:1.上海高校知识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上海市高校知识服务平台建设规划任务书3.上海高校知识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实施细则4.关于试行构建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实施细则5.上海高校知识服务能力提升工程2011年度建设指南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二○一一年十月二十七日(上海
3、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处:许开宇,23116839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中心科技管理办公室:王少龙,56632884)主题词:教育高校知识服务工程通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2011年10月28日印发(共印50份)—31—附件1:上海高校知识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进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进一步推动产学研有效结合,提升上海高校知识服务能力,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决定实施《上海高校知识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简称“提升工程”)。一、指导思想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探索协同创新的有效途径;围绕上海和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主动对接上
4、海和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和社会发展规划,增强高校服务于创新国家建设和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能力;积极推动研产互动,不断优化学科布局,提升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二、建设原则坚持“需求牵引、开放联合、主动而为、重点提升、持续支持”的原则,对准一个,建设一个。需求牵引:围绕上海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重点产业领域的核心技术研发、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咨询研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前瞻性研究。开放联合:加强顶层设计,强化问题导向,充分发挥上海高校的整体优势,探索“虚实结合”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建立并完善“大平台多中心”协同创新有效机制。主动而为:—31—增强高校主动对接上海和
5、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意识,加强产学研合作,主动服务于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发展战略。重点提升:重点提升上海地方本科院校的知识服务能力;重点提升高校供需对接能力;重点提升高校技术转移能力。持续支持:平台建设期为2-5年,实施目标管理,设定“2+3”节点绩效目标考核,考核期内给予稳定支持,对未能完成节点目标的平台将停止支持。三、建设目标建立“开放、集聚、适变、持续”协同创新的新机制,形成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新模式;通过平台建设,集聚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知识服务领军人才和团队,建立和完善促进知识服务能力提升的相关政策和环境,解决上海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
6、共性关键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瓶颈问题,成为支撑上海和国家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技术创新源”和“产业孵化器”,成为区域社会文化建设中文化创新的策源地;争取若干中心成为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和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四、知识服务平台建设知识服务平台是全新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载体、高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实验区、集聚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高地、高校创新资源与社会资源相互融合联动发展的“中间地带”。根据产业(行业)的特点,分高新技术产学研合作开发中心、现代服务业知识服务中心、高级战略研究中心等三类进行建设。1.高新技术产学研合作开发中心高新技术产学研开发中心(以下简称“开发中心”—31—)主要面向上海和
7、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以解决产业发展核心关键技术为导向,组建跨部门、跨学校、跨学科的协同创新平台,增强高校解决重大关键技术的能力。建立产学研各方人员参加的理事会(管委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学校要为平台提供专门的场地和设备,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保障理事会有效运行和知识服务领军人才及团队的研发工作,负责平台的网站、信息库等建设和日常管理。建立开放合作的运行机制,设立首席研究员特聘岗位,建立以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基地为依托,知识服务团队为核心的大平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