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试题: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练习)(人民版必修3)

高二历史试题: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练习)(人民版必修3)

ID:10047377

大小:614.3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5-22

高二历史试题: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练习)(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高二历史试题: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练习)(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高二历史试题: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练习)(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高二历史试题: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练习)(人民版必修3)_第4页
高二历史试题: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练习)(人民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试题: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练习)(人民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顺乎世界之潮流”一、选择题1.史学家郝延平在《由守旧到革新》一文中谈道:“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该变化反映了()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由以中国为中心到以西方为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2.如图是《海国图志》里的蒸汽机图,它表明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是()A.自主创新是民族发展自强之魂B.师夷长技以制夷C.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D.发展资本主义3.(·全国Ⅰ)一位在华美国人士在评论近代中国的一部著作时说:“它是因

2、中英战争刺激而产生的一部成果。我们认为它将极大地摧毁傲慢心态,驱散中国统治者和学究们的愚昧无知,证明他们所属的并非地球上的唯一一个国家。”该著作的作者是()A.姚莹B.徐继C.郑观应D.严复4.《中国简史》中有这样一段话,“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这段话认识正确的是()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C.四者都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5.“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

3、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提出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的是()A.李鸿章B.康有为C.孙中山D.严复6.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A.民主共和B.改良维新C.暴力革命D.君主专制7.有人评价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是“跪着造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他敢于挑战传统思想②他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③他要求发展资本主义④他不敢与封建文化彻底决裂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8.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强,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

4、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A.比较中日近代文化的异同B.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C.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D.批评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材料二“自台湾事后(即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

5、无固志,奸宄生心。……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上清帝第五书》材料三唯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唯有干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康有为《日本变政考》请问答:(1)从材料一看出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主要意图是什么?应如何评价其变法的主张?(2)材料三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其依据是什么?(3)戊戌变法失败后,作为主要领导人之一的谭嗣同发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感叹,请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原因。答案:1.A解析:对西方的称呼有“蔑视”到理性。2.B解析:《海国图志》的核心思想是学习西方的技术以抵御外来侵略。3

6、.B解析: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信息的有效提取。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有:“近代”,“中英战争刺激”,“摧毁傲慢心态,驱散……愚昧无知”等,依据这些信息很容易能够判断出题干所指的是鸦片战争后新思想萌发时期的著作,A、B项符合此时期。再依据“证明……并非地球上唯一一个国家”,姚莹的《康纪行》注重研究我国西藏地区的情况,而徐继的《瀛环志略》详细完整地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史地情况,故答案为B。4.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A、C项明显错误,故排除;四者的斗争方式不一样,排除D。正确答案是B。9.解析:回答第(1)问,要注意康有为变法的“意图”在于解决“海内惊

7、惶,乱民蠢动”,以达到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对其意图评价时,既要看到其主张反对外来侵略的进步性,又要注意到其抵制人民革命的局限性。回答第(2)问,要紧扣康有为变法的方式进行思考。回答第(3)问,要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特性进行思考。答案:(1)以变法挽救民族危亡,以变法抵制人民革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其“救亡图存”的变法主张在当时是进步的爱国思想;但其用变法来抵制人民革命,维护清朝统治的主张,又反映出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2)核心观点:由皇帝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