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039211
大小:6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5-22
《高一语文我的回忆知识精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的回忆》《〈新青年〉时代的鲁迅》【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我的回忆》《〈新青年〉时代的鲁迅》二、学习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一般传记、自传及回忆录的区别和回忆录的特点。2、让学生在了解时代和社会背景的基础上,了解孙中山的人生轨迹和内心情感世界,并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3、重新认识鲁迅,形成以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待人和事的意识;认识作者求真的态度。4、掌握通过寻找文章的切入点理解文章的方法。5、体会作者运用史料真实地反映人物的手法。三、知识归纳总结将与本课授课重点有关的相关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如文体知识、语法修辞知识、文言知
2、识等。四、课文分析我的回忆(一)确定一般传记、自传及回忆录的区别和回忆录的特点(本单元提供了4篇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明确:按照作者同传主的关系,传记可分为传记和自传两种。自传可界定为“以作者本身为对象的传记”,自传绝大多数是采取第一人称。自传与一般传记的区别:从形式看,自传没有传记完整,传记一般记录传主的一生经历。自传由于作者就是传主,因此不可能写出自己完整的一生。从方法上看,自传比传记更自由,主观性更强,客观性相对较弱。传记恰好相反。回忆录是传记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作者回忆自己的生平或生平中的某一阶段,它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其中必
3、然包含自传的成分。回忆录同一般的传记或自传相比,有几个不同的特点:回忆录涉及的生活面一般比较广阔,回忆录同当代社会生活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时间上没有很大差距。回忆录的形式极为自由,有些作者完整和连贯地叙述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中的经历,也有的回忆生活中的某些互不相干的片段。由于回忆录是作者的亲历、亲见、亲闻,所以一般比较真切,常包含许多轶事、对话和细节。(二)了解孙中山在《我的回忆》(节选)中所涉及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在西方列强侵略下,中国一步步丧失独立的地位,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的
4、屈辱。人民在痛苦地哭泣着、反抗着。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这种沉沦的步伐大大加快了。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带给中国人心灵上的创痛,是以往历次对外战争失败难以比拟的。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战后,西方列强以为中国这条“破船”快要沉了,纷纷扑过来,在中国争夺势力范围。当历史进入20世纪时,八国联军武装占领了北京。这一连串令人惊心动魄的事件,竟发生在短短的五六年内。亡国灭种的阴影,笼罩在每个热爱祖国的中国人的心头。人们再也无法沉默,无法继续忍受下去了。爱国救亡和思想解放,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开始被提到突出的位置上来的。最早提出
5、“救亡”的,是严复1895年的一篇文章。孙中山比他看得更远,1894年在檀香山兴中会宣言里就提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激动人心的目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三)了解作者的生平(课上介绍到辛亥革命阶段)。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名文,幼名帝象;字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1866年11月12日(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孙中山幼时即参加生产劳动,了解人民的深重疾苦。在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
6、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1879年(光绪五年),孙中山随母赴檀香山。先后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比较系统地接受西方式的近代教育。1894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但未被接受。1894年11月,孙中山从上海去檀香山,为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组织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1896年10月,孙中山详细考察欧美各国的经济政治状况,看到西方社会存在的一些弊端,研究了多种流派的政治学说,并与欧美各国进步人士接触,产生了具有特色的民生主义理
7、论,三民主义思想由此初步形成。1905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以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小团体为基础,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党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他所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被采纳为同盟会纲领。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他要求推翻清政府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共和国。从1906--1911年,同盟会在华南各地组织多次武装起义,虽都因缺乏群众基础、组织不够严密而失败,但革命党人前赴后继,英勇战斗,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给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
8、舞;特别是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黄花岗之役在全国引起了巨大震动。1911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和同盟会影响下的革命党人领导的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12月下旬,孙中山回国,即被17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