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册同步检测试题6

高一语文上册同步检测试题6

ID:10037777

大小:7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22

高一语文上册同步检测试题6_第1页
高一语文上册同步检测试题6_第2页
高一语文上册同步检测试题6_第3页
高一语文上册同步检测试题6_第4页
高一语文上册同步检测试题6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上册同步检测试题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9记念刘和珍君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山阿(ē)浸渍(zī)长歌当哭(dànɡ)B.绯红(fēi)尸骸(hái)面面相觑(qù)C.干练(ɡān)喋血(dié)殒身不恤(yùn)D.寥落(liáo)菲薄(fěi)从容不迫(cōnɡ)解析:A项中“浸渍”的“渍”读“zì”;C项中“干练”的“干”读“ɡàn”,“殒身不恤”的“殒”读“yǔn”;D项中“从容不迫”的“从”读“cónɡ”。答案:B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踌躇造化和霭依稀B.淋漓流言编辑惨淡C.洗涤喋血诧异廖落D.屠戳噩耗黯然羽翼解析:A

2、项中的“和霭”应为“和蔼”;C项中的“廖落”应为“寥落”;D项中的“屠戳”应为“屠戮”。答案:B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攒射(集中)殒身不恤(顾虑)B.赁屋授课(租借)立仆(倒下)C.桀骜(锋利)谈资(资料)D.长歌当哭(当做)深味(体会)解析:C项中“骜”应解释为“不顺从”。答案:C4.依次填入下面文句横线上的词语,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是()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________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________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________如是之从容。A.竟至竟会竟会B.竟会竟至竟能C.竟能竟会竟至D.竟至竟能竟会解析:

3、“竟至”指竟然至于,竟然达到,程度比“竟会”重。“竟能”指竟然能够,出乎意料,暗含赞赏。答案:B5.理解文中有关成语的意义。(1)长歌当哭:答案:长歌当哭:用赋诗写文章来抒发心中的悲愤和不满。长歌,引吭高歌,引申为写诗和文章。当,当做。(2)桀骜不驯:答案:桀骜不驯:性情暴烈,倔强,不服管教。(3)惊心动魄:答案: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4)殒身不恤:答案: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殒,死亡。恤,顾虑。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对下列句子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

4、了。”(“伟绩”和“武功”是反语,这句话既揭露了段政府的暴行与中外反动派的屠戮一脉相承,又指出了这次暴行是空前的。)B.“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用“煤的形成”作比喻,说明请愿不属于革命斗争的范畴,为此而牺牲没有意义,表明作者不赞成徒手请愿。)C.“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把“我”失去战友的苦痛,把对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的深深体味公之于世,以揭露敌人,控诉社会的黑暗。)D.“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5、?”(真正勇猛的革命志士,能直接面对反对派统治下的血腥屠杀,前仆后继,为推翻黑暗的反动统治而英勇斗争。他们为国家、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哀痛,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解析:B项,作者是从人类历史的角度总结教训,并不是说爱国青年的牺牲没有意义。答案:B2.《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作者五次提到刘和珍“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对这种写法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刘和珍的“微笑”“温和”反衬反动派杀害这样的青年的手段的野蛮和凶残,有力地控诉了反动派的暴行。B.刘和珍是个和蔼可亲的青年,反动派说这样的青年是个“暴徒”更显示了他们的阴险恶毒。C.刘和珍“微笑”的形象

6、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中反复提起,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怀念之情。D.鲁迅不赞成“徒手”的请愿,刘和珍的“微笑”更说明对反对派不能“温和”。解析:D项,刘和珍的“微笑”不能说明对反对派温和还是不温和。答案:D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选出表达效果较好的一项()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解析:①一字一顿,强调刘和珍的请愿是欣然前往的,人物形象鲜明。③先说果,后说因,突出反动派杀害爱国青年的手段的野蛮和凶残,有力地控诉了反动派的暴行。答案:C4.在文中,作者的笔触涉及哪几类人?对每一类人,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贯穿全文的作者的感情线索是怎样的?解析:涉及的第一类人是爱国青年,

7、突出了刘和珍,还提到了杨德群、张静淑,扩大一些是“四十余被害的青年”,再扩大一些是数百死伤者,再扩大一些是请愿的群众。第二类人是反动势力,包括段祺瑞执政府(或称“当局者”)、“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称“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第三类人是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鲁迅又称他们是“无恶意的闲人”。明确了这三类人,再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参考答案:爱国青年、反动势力、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对爱国青年,作者是沉痛地悼念,奉献尊敬,颂扬他们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和他们的勇毅,告诫、激励人们“更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