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公路建设规范 第2部分:评价要求

美丽公路建设规范 第2部分:评价要求

ID:10030264

大小:47.8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21

美丽公路建设规范 第2部分:评价要求_第1页
美丽公路建设规范 第2部分:评价要求_第2页
美丽公路建设规范 第2部分:评价要求_第3页
美丽公路建设规范 第2部分:评价要求_第4页
美丽公路建设规范 第2部分:评价要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丽公路建设规范 第2部分:评价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美丽公路建设规范第2部分:评价要求编制说明大荔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长安大学2017.3.1目录1工作简况11.1任务来源11.2编制单位11.3编制过程11.4起草组成员及其主要工作12规范编制依据、原则和主要内容22.1编制依据22.2编制原则22.3主要技术内容23基本要求33.1美丽公路近三年内应符合下列要求33.2 公路路域环境应满足下列要求:34总得分与分段评分35检测与调查方法36附录47主要实验情况分析58知识产权说明59采标情况510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511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512其他应予以说明的事项6美丽公路建设规范第2部分:评价要求编制说明1工作简况1.1任务

2、来源根据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6年第一批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陕质监标[2016]7号)要求,由大荔县人民政府,长安大学负责承担陕西省地方标准《美丽公路建设规范》的起草工作。1.2编制单位负责承担单位:大荔县人民政府协作单位:长安大学、渭南市交通运输局1.3编制过程2016年6月,成立标准编制课题组,编制工作方案。2016年7月,调研大荔县水乡风情线等7条主题美丽公路,召开专题研讨会。2016年8-11月,调研国内外相关标准制订情况及相关文献,完成标准及其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2016年12月,标准征求意见并反馈意见采纳情况,进一步完善标准。2规范编制依据、原则和

3、主要内容2.1编制依据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2、标准编写符合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3、符合我国现行的相关标准的规定,如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JTGH20-2007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B05-2004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等。2.2编制原则本规范制订注重与国家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协调配套,与陕西省美丽公路建设方针政策一致。基于运用交通工程学、经济学、风景园林学,借鉴国内外对美丽公路建设和评价的相关要求,在前期相关项目的研究成果基础

4、上,充分考虑我省的公路养护管理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安全设施、线型、慢行、绿化与景观、沿路建筑、服务设施等做出详细规定。42.3主要技术内容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6个部分:共有5章及1个附录: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总得分与分段平分、检测与调查的方法及附录A。《规范》编制的重点:通过全面调研,掌握陕西省公路的道路基础设施、绿化与景观、路域环境、养护管理、信息服务等情况,依据国家及陕西省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确定出美丽公路应满足的基本要求;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研以及相关文献分析研究,充分考虑陕西省公路发展实际,在对不同技术等级不同风格的美丽公路的“美”的共性归纳的基础上制定本规

5、范。《规范》适用各技术等级及各行政等级的公路,林区公路可参照执行3基本要求3.1美丽公路近三年内应符合下列要求美丽公路的建造中不应有安全、环境突发事件、污染环境、破坏文化遗址行为。此处参照陕西省DB61/T992-2015美丽乡村建设规范中对美丽乡村的基本要求编写。3.2 公路路域环境应满足下列要求: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干线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治理的通知》(陕政办发〔2014〕25号)对路域环境的要求编写。4总得分与分段评分4.1公路不同路段设施情况不同,应分别算出不同路段的分数,再总和换算路段分数得到整条路段分数。换算方法为将测量路段分数x路段总长度/测量路段长度。4.

6、2如果公路不存在评分标准中的某一种情况,例如没有公交站台,则在总分中减去4,即此路段总分为96,其余的按照评分标准加减得出分数,将此分数x100/96得出路段得分。4.3美丽公路是在普通公路在达到了道路基本功能的前提条件下,进一步达到人性化、舒适、美丽、人与自然相和谐最终达到较好的社会影响的公路,因此公路的基本功能是基础,所占份额占49%,绿化与景观,服务设施和社会影响各占14%,20%,17%。道路的基本功能从交通是否顺畅拥堵、行车时驾驶员是否感觉线型舒适,行车是否安全,路基路面排水是否完备,线型是否优美以及慢行交通设置是否人性化体现出来。绿化与景观从公路控制用地的绿化美化和沿路所看

7、到的建筑美化程度体现出来。社会影响从影响所达到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体现出来。5检测与调查方法5.1评价从道路基本功能水平、路侧绿化美化水平、联通服务设施水平和社会效益水平出发。道路基本功能应从表面到行车舒适性,表面检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的《JTG4H20-2007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选择路面平整度、路面抗滑性和路面病害处置水平。在路面上行驶驾驶员的最直观感受线型是否舒适是按照相邻路段运行速度差值来看。行驶中交通是否拥堵评价道路是否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