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税收优惠政策的调研

ID:9875159

大小:5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5-13

对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税收优惠政策的调研_第1页
对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税收优惠政策的调研_第2页
对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税收优惠政策的调研_第3页
对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税收优惠政策的调研_第4页
对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税收优惠政策的调研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税收优惠政策的调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落实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税收优惠政策的调研荆州市国税局直属税务分局蒋彬安置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为了更好地发挥税收政策促进残疾人就业的作用,努力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让有能力的残疾人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过上美好生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而出台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残疾人税收优惠政策得到了各级税务机关强有效的执行,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保护了弱势人群,维护了社会稳定,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安置残疾人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变化,税务机关如何发挥好税收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怎样才能落实好税收

2、优惠政策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一、安残单位税收优惠政策变化的沿革2007年7月1日实行至今的安置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民政福利企业先征后退税收优惠政策,原政策与现行的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即征即退的税收优惠政策在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范围和安置残疾人就业的范围、退税资格认定、退税方式、退税限额、审批程序、相关比例等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变化。首先,在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范围和安置残疾人就业的范围及资格认定上,原民政福利企业确定为由民政部门、街道、乡镇举办的福利企业,且须经省级民政

3、部门和主管税务机关严格审查批准。现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范围扩大到由社会各种投资主体设立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并将外资企业也纳入到政策适用范围中,而且仅需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认定即可。同时,享受就业机会的残疾人由原来的“四残”(盲、聋、哑、肢体残疾)人员,扩大为“六残”人员,新增了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两类人员。仅此三项变化就简化了认定层级,扩大了残疾人就业范围,体现了政策的人性化,同时也明确了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的认定无需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极大了方便了纳税人。其次,退税方式由先前的民政福利企业先征收后全

4、额退还的方式改变为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的按每人每年3.5万元的最高退税限额办理增值税的退还。退税限额的变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退税额度,但是更体现出税收政策的严肃性。在审批程序上,民政福利企业实行先审批后退税,现在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60号公告,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享受先退税后评估的工作模式,无需事前审批,公告让安置残疾人税收优惠政策更理性化、和谐化,更加体现出了对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支持。相关管理比例降低了设定门槛,民政福利企业确定的残疾人安置比例为35%,而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为25%、10人

5、以上,比例的变化将更加有力地推动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的发展,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通过上述税收优惠政策的变化,我们不难看出,安置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较以前的民政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更加体现出了税收优惠政策的人性化、合理化、和谐化。但正是因为税收优惠政策向柔性的转变,导致了一些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在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一、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中发现的问题㈠只“安置”不“就业”目前,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多集中在工业企业中的初加工行业,此类行业对员工学历及操作技能要求不高,故可以大力解决

6、残疾人就业问题。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在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的附加经济利益。以安置一个残疾人为例,安置一个残疾人年发放工资10800元,购买“四险”约4500元,那么安置一个残疾人就可以为企业带来近20000元的附加经济利益,同时向残疾人发放的工资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还可以享受工资加计扣除的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由此可见安置残疾人不仅为企业带来了社会效益,更多地是带来了附加经济利益及税收优惠利益。为此,许多企业为了经济利益最大化,就在安置残疾人的人数上大做文章,大量吸收残疾人到本企业就

7、业,除按规定发放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购买“四险”后根本就未安排残疾人在本单位从事任何工作,或者直接是只挂名而不实际上岗工作,与残疾人口头约定残疾人证的月使用价值,根本就不安排残疾人就业,而在工资发放时,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将应按规定发放的工资划转至纳税人私人账户上,规避税收风险。为此,税务机关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除了能够查阅残疾人相关证件资料外,根本无法准确核实残疾人到岗工作情况,这样就造成了我们税务机关在执行税收政策上的一个困惑局面。难道只“安置”不“就业”吗?这是否与国家出台安置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

8、宗旨背道而驰呢?㈡增值税税负偏高工业初加工行业附加值较低,一些企业为了自身经济利益的需求,多采取人为不取得增值税进项税抵扣发票的行为,因为按规定取得增值税进项税发票的原材料进货价格比未取得发票的原材料进货价格高,将直接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产品利润空间狭小,故一些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就人为地不取得发票,导致企业增值税税负偏高。但是增值税税负偏高的纳税人在安置残疾人就业比例较高的情况下还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退税收益。目前,增值税税收政策对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对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税收优惠政策的调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落实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税收优惠政策的调研荆州市国税局直属税务分局蒋彬安置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为了更好地发挥税收政策促进残疾人就业的作用,努力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让有能力的残疾人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过上美好生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而出台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残疾人税收优惠政策得到了各级税务机关强有效的执行,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保护了弱势人群,维护了社会稳定,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安置残疾人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变化,税务机关如何发挥好税收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怎样才能落实好税收

2、优惠政策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一、安残单位税收优惠政策变化的沿革2007年7月1日实行至今的安置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民政福利企业先征后退税收优惠政策,原政策与现行的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即征即退的税收优惠政策在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范围和安置残疾人就业的范围、退税资格认定、退税方式、退税限额、审批程序、相关比例等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变化。首先,在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范围和安置残疾人就业的范围及资格认定上,原民政福利企业确定为由民政部门、街道、乡镇举办的福利企业,且须经省级民政

3、部门和主管税务机关严格审查批准。现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范围扩大到由社会各种投资主体设立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并将外资企业也纳入到政策适用范围中,而且仅需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认定即可。同时,享受就业机会的残疾人由原来的“四残”(盲、聋、哑、肢体残疾)人员,扩大为“六残”人员,新增了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两类人员。仅此三项变化就简化了认定层级,扩大了残疾人就业范围,体现了政策的人性化,同时也明确了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的认定无需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极大了方便了纳税人。其次,退税方式由先前的民政福利企业先征收后全

4、额退还的方式改变为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的按每人每年3.5万元的最高退税限额办理增值税的退还。退税限额的变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退税额度,但是更体现出税收政策的严肃性。在审批程序上,民政福利企业实行先审批后退税,现在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60号公告,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享受先退税后评估的工作模式,无需事前审批,公告让安置残疾人税收优惠政策更理性化、和谐化,更加体现出了对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支持。相关管理比例降低了设定门槛,民政福利企业确定的残疾人安置比例为35%,而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为25%、10人

5、以上,比例的变化将更加有力地推动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的发展,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通过上述税收优惠政策的变化,我们不难看出,安置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较以前的民政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更加体现出了税收优惠政策的人性化、合理化、和谐化。但正是因为税收优惠政策向柔性的转变,导致了一些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在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一、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中发现的问题㈠只“安置”不“就业”目前,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多集中在工业企业中的初加工行业,此类行业对员工学历及操作技能要求不高,故可以大力解决

6、残疾人就业问题。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在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的附加经济利益。以安置一个残疾人为例,安置一个残疾人年发放工资10800元,购买“四险”约4500元,那么安置一个残疾人就可以为企业带来近20000元的附加经济利益,同时向残疾人发放的工资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还可以享受工资加计扣除的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由此可见安置残疾人不仅为企业带来了社会效益,更多地是带来了附加经济利益及税收优惠利益。为此,许多企业为了经济利益最大化,就在安置残疾人的人数上大做文章,大量吸收残疾人到本企业就

7、业,除按规定发放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购买“四险”后根本就未安排残疾人在本单位从事任何工作,或者直接是只挂名而不实际上岗工作,与残疾人口头约定残疾人证的月使用价值,根本就不安排残疾人就业,而在工资发放时,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将应按规定发放的工资划转至纳税人私人账户上,规避税收风险。为此,税务机关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除了能够查阅残疾人相关证件资料外,根本无法准确核实残疾人到岗工作情况,这样就造成了我们税务机关在执行税收政策上的一个困惑局面。难道只“安置”不“就业”吗?这是否与国家出台安置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

8、宗旨背道而驰呢?㈡增值税税负偏高工业初加工行业附加值较低,一些企业为了自身经济利益的需求,多采取人为不取得增值税进项税抵扣发票的行为,因为按规定取得增值税进项税发票的原材料进货价格比未取得发票的原材料进货价格高,将直接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产品利润空间狭小,故一些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就人为地不取得发票,导致企业增值税税负偏高。但是增值税税负偏高的纳税人在安置残疾人就业比例较高的情况下还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退税收益。目前,增值税税收政策对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未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