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选读重点30打印版

伤寒论选读重点30打印版

ID:9850974

大小:88.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5-12

伤寒论选读重点30打印版_第1页
伤寒论选读重点30打印版_第2页
伤寒论选读重点30打印版_第3页
伤寒论选读重点30打印版_第4页
伤寒论选读重点30打印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伤寒论选读重点30打印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月10号就放假了,胜利就在眼前,加油!福建中医药大学2011级七年制中医学甲班《伤寒学》期末重点共三部分内容:一部分是老师划的重点,一部分是零碎的点,一部分是条文原文。如有错误自行修改,都是重点,不作标示。祝大家考试顺利!考试时间:2014-1-2上午09:00-11:00地点:2203总论题型:名词解释1.伤寒: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P42.中风:中医证名,指外感风邪所引起的一种表证,与内伤杂病的中风不同。P133.直中:是指太阳抗邪无力,疾病不出现太阳、少阳、阳明的证候,直接表现为三阴病证的一种发病方式。产生直中

2、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正气内虚,抗邪无力使然。P54.合病:是指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第之分。P55.并病:是指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的病证又起,有先后次第之分。P5第一章.太阳病辨证论治题型.名词解释1.阳浮而阴弱:此以脉象示病机,脉轻取见浮,故称“阳浮”,示卫气浮盛于外;沉取见弱,故称“阴弱”,示营阴不足于内。P182.将息:调理休息,即服药后护理之法。p233.喘家:素患喘疾的人p244.淋家:淋,指小便淋沥不尽,尿频量少、尿道涩痛之症。淋家,指久患淋证之人。p325.筋惕肉瞤:惕、瞤义近,皆指抽动。即筋肉不自主的跳动。p376.消渴:非病名,指口渴而饮水不解的症状p467.水

3、逆:是水邪停蓄于膀胱,气不化津,而致口渴引饮,引入即吐的一种症状,是蓄水重症的表现。P468.热结膀胱:膀胱在此代指下焦部位。热结膀胱,指邪热与瘀血结于下焦部位。P499.坏病:也称变证。即治坏的病,指因误治而致原始证候发生反常变化,证候错综复杂,已不属太阳病范畴的病证。P5310.虚烦:虚,是与有形之实邪相对而言;烦,心烦。虚烦,指心烦由无形邪热所致。P5911.奔豚:证候名。豚即猪。奔豚即以猪的奔跑状态来形容患者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之证,该证时发时止,发时痛苦异常。P6812.蒸蒸而振:蒸蒸,这里指正气由内向外之势。振,指周身振动,即战汗的具体表现。P92题型.简答论述1.桂枝加

4、葛根汤证病机:风寒外束,营卫不和,经输不利,筋脉失养主症:发热,汗出,恶风,项背拘紧固缩、转动不灵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升津舒经。方用桂枝加葛根汤。(桂枝汤+葛根)P232.葛根汤证病机:风寒之邪束表,太阳经输不利。主症:恶寒(风),发热,头痛,无汗,项背拘急不舒,脉浮紧。治法:发汗解表,升津舒筋。方用葛根汤。(桂枝汤减轻桂芍用量+葛根、麻黄)P353.桃核承气汤证121月10号就放假了,胜利就在眼前,加油!病机:血热互结于下焦主症:少腹急结,小便自利,其人如狂,或发热,以午后或夜间为甚,舌红苔黄或有瘀斑脉沉涩治法:泻下瘀热。方用桃核承气汤(桃仁,大黄,桂枝,甘草,芒硝)p494.

5、蓄水证病机:水蓄膀胱,气化不利,兼有表证未除。主症:小便不利,少腹硬满,渴欲饮水,饮不解渴,甚则饮入即吐,苔白滑。治法:通阳化气利水,兼以解表。方用五苓散。(白术、泽泻、猪苓、茯苓、桂枝)P475.葛根芩连汤证病机:热迫大肠,兼表证不解主症:下利不止,利下臭恶稠粘,肛门灼热,小便黄赤,喘而汗出,或兼表证。舌红、苔黄,脉数。治法:清热止利,兼以解表。方用葛根芩连汤。(葛根、黄芩、黄连、甘草)P646.桂枝人参汤证病机:脾阳不足,兼有表邪。主症:下利不止,心下痞硬,兼发热恶寒。治法:温中解表。方用桂枝人参汤。(理中汤+桂枝)P737.大陷胸汤证病机:水热互结于心下胸胁。主症:心下硬痛拒按,

6、甚则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下不可近手,可伴见心烦,口渴,潮热,头汗出,不大便等,脉沉紧。治法:泻热逐水,峻下破结。方用大陷胸汤。(大黄、芒硝、甘遂)P848.小青龙汤证病机:风寒束表,水饮内停主症:恶寒,发热,咳嗽,气喘,呕恶,脉浮紧(或浮滑),或兼见其他水饮内停的症状。治法:辛温解表,温化水饮。方用小青龙汤(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五味子、半夏)p399.半夏泻心汤证病机:寒热错杂,中焦痞塞主症:心下痞满,呕恶,肠鸣下利,舌苔红腻治法:和中降逆,消痞散结。方用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甘草,黄连,大枣)p9210.栀子豉汤证病机:热郁胸膈。主症:心烦不得眠,心中

7、懊憹,反复颠倒,或胸中窒,或心中结痛。治法:清宣郁热。方用栀子豉汤。(栀子、香豉)P6011.真武汤证病机:肾阳虚衰、水邪泛溢主症:心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辟地,或水肿、小便不利、苔白、脉沉治法:温阳利水。方用真武汤(茯苓,芍药,生姜,白术,附子)p76第二章.阳明病辨证论治题型.名词解释1.口不仁:口中感觉失常,黏腻不清爽,食不知味,言语不利。P115121月10号就放假了,胜利就在眼前,加油!1.脾约:脾之转输功能为胃热所约束,不能为胃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