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后藏“斯玛卓”歌舞艺术特征

论后藏“斯玛卓”歌舞艺术特征

ID:9804779

大小:2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5-10

论后藏“斯玛卓”歌舞艺术特征_第1页
论后藏“斯玛卓”歌舞艺术特征_第2页
论后藏“斯玛卓”歌舞艺术特征_第3页
论后藏“斯玛卓”歌舞艺术特征_第4页
论后藏“斯玛卓”歌舞艺术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后藏“斯玛卓”歌舞艺术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后藏“斯玛卓”歌舞艺术特征I壅茎西藏被称为"歌舞的海洋",这儿有着浩如烟海,风格浓郁的民族歌舞艺术,其中"卓"舞是藏族古老的民间歌舞艺术品种之一."卓"在藏语中是舞蹈的统称,最早卓舞被称为"卓宣",但经过很长时间的演变,渐渐成为一种舞蹈形式的名称.卓舞在一般概念中可理解为一种用鼓作为道具的舞蹈.流行于山南(琼结县,加查县,多颇章等),日喀则(斯玛乡,江孜),拉萨(达孜,墨竹贡卡,堆龙德庆县等),林芝(工布江达县,朗县)等地.在西藏民主改革以前,此舞蹈在寺庙举行的各种大型庆典活动(建寺庆典,坐床典礼,接送高僧活佛

2、),如:迎送达赖喇嘛,班禅大师出行或归来,以及西藏地方政府的各种重大活动中进行表演,而在其他场合不得随意表演.在重大场合中鼓是必不可少的乐器,特别是在大的庆典场合,鼓更是以激励士气,渲染气氛,指挥协调,助舞伴奏等的作用更为突出.一,斯玛卓的历史渊源斯马卓的历史要追溯到苯教兴盛的远古时期.苯教是西藏本土的原始宗教,起源于古象雄地区,从西藏昌都卡若文化遗址出土的祭祀台,能证明早在4500年前,这里就有苯教活动的痕迹.在苯教有西藏艺术研究?20凹?2第34页关的典籍中记载了早期象雄苯教时期共诞生了九位苯教顿巴(说法者或

3、本师),其中第八位顿巴辛绕米沃切大师的出现使苯教的教理等各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进一步将其教派的理论更加完善化,规范化并逐步走向成熟.比如在苯教古籍《顿巴?辛绕传记》中,有关迎请顿巴辛绕时的记载中这样写道"这时有的高举经幡,有的吹起大号,有的击大鼓,有的摇起"香铃",有的吹起了"笛子",有的弹起了"毕旺",有的高声发出"京琴声",有的击"将琴",有的击"卡芭",有的弹起了"贡",有的跳起了"宣",有的跳起了"嘎尔",有的跳起了"卓"舞,有的唱起了歌……,"从以上的记载中可以进一步了解当时迎请顿巴辛绕时的壮观场面,同

4、时也可以了解早期象雄地区的音乐,舞蹈,器乐等各类艺术品种相当丰富,其水平也达到了一定高度.这种舞蹈在早期苯教祭祀活动中经常进行运用,经常"以击鼓做为伴奏来进行祭祀或驱除魔鬼等各种宗教活动".①在藏文历史着作《拉达克王统世系》中记载:"大约公元2世纪"德肖勒赞普时期,"鲁"和"卓"盛行起来",其中提到的"卓"是一种伴随歌唱的鼓舞.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娱乐的舞蹈形式演化成社会习俗.诸多藏文史料记载表明,自吐蕃藏王松赞干布时起,各种民间歌舞音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如萨迦索南坚参在《西藏王统记》中记载到,"如此行政国王

5、威严臣民福,佛法弘扬国运昌盛遍及十方,制定教戒与法律,臣民百姓皆遵从……为了使法王消遣娱乐,面具舞狮牛虎等,卓舞者,卡尔舞者各个依次献歌舞,演奏无界神鼓音,哔旺绕钹等器乐,婀娜多姿十六女,盛装打扮手中持鲜花,欢歌喜舞令人心旷神怡".'历史文献《智者喜宴》中,也记载了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在颁布"十善法"时,广大人民群众载歌载舞的场面,其中这样写道"跳起了狮,虎,牦牛的面具舞,跳起了鼓舞"卓",傀儡线在暗中做优姿,击神鼓的响声振天空,用毕旺,笛子等乐器来供奉,……美丽动人的年少和青年们,盛装打扮如同优美的供品,众人把歌

6、声和舞蹈来供奉,……击打正气民俗的大鼓永震天空."公元8世纪,松赞干布在迎请文成公主时,盛大的欢迎仪式上百名卓巴协玛表演过的场面在各种文献中有详细记载,这种场面在大昭寺的壁面上至今依然清壅茎I晰可见.另《五部遗教》中也记载到,"聚齐吐蕃男女老少,唱歌起舞赛歌技,坐架神鼓敲击轰鸣,美貌舞童系牦牛尾,'卡尔','卓','宣'舞尽献演……"④''在八世纪赤松德赞建立桑耶寺,在建寺12年中因"魔鬼"的破坏(这儿指苯教徒与佛教徒之间的矛盾),佛教徒们为了使寺庙顺利的建成经历艰辛,特意从工布等地请来108名"卓"舞表演者,不

7、分白天昼夜进行表演,通过表演来转移破坏者的视线,这样才使得桑耶寺顺利建成".⑤在《巴协》中记载,公元8世纪桑耶寺建成时,举行了隆重的庆典仪式.从西藏各地召来众多的民间"卓"舞队进行表演,"……人们欢快地跳起了卓舞".当时这种壮大的歌舞场面,至今在桑耶寺的壁画上也有描绘.@通过以上众多古籍中的记载,我们可以推断出"卓"舞在西藏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主要原因是受到了本土宗教影响,加上自然条件和社会活动等大的背景,决定了必然产生这种自击鼓做法而演变的"卓"舞.从古籍中也不难看出在苯教或后来的佛教活动中都有卓舞表演的记录,在

8、当时的历史舞台上(桑耶寺内关于卓舞的壁画)西藏艺术研究?2007?2第35页(康松萨康林的壁画)桑耶寺建成典礼"卓"舞展示出了其独具特色的魅力.今天的"斯玛卓"是指流传于日喀则市城关镇南约10公里处,斯玛村的一种"卓"舞.而斯玛卓舞的历史,据"斯玛卓"的舞师巴桑旺堆介绍说:"过去有个桑耶村的乞丐到斯玛村来跳卓讨饭,并在斯玛村落户,从此"卓"舞就传了下来,至今已有多少代,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