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783054
大小:6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09
《论新闻报道的平衡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新闻报道的平衡的论文孙旭培近十年来,我国新闻学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也得益于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辩证地分析问题,使形而上学越来越少了。过去我们只能讲党性、阶级性,不能讲客观、公正,以为这是资产阶级的术语。现在我们的新闻学,既在新闻媒介的方向、原则问题上讲党性、阶级性,又可以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上讲客观、公正,知道这些概念和规范各有各的适用范围,不是互相对立,而是能够统一起来的。本文所要讨论的平衡问题,与上述概念有联系。坚持党性原则的新闻工作者可以运用平衡手法,更好地发挥新闻的积极作用,为人民服
2、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何谓平衡先解释定义不如先举实例:《中国青年报》曾报道,一位女硕士毕业后同其丈夫自愿去西藏工作。这条简短的消息末尾,还报道了女硕士说的一句话:“或许我们在那里干不了一辈子,但是我希望在那里有我们流动的生命。”这是说女硕士要去西藏工作,但不一定干得很长。最后这句话,使女硕士的行为更加可信,也给她将来可能自西藏返回留有回旋的余地(避免了新闻报道常常加在先进人物身上的压力),实际上也是报纸给自己留有余地。又如,曾有一个时期,有的报刊报道一些气功时所作的表演,从头到尾都在渲染“灵、灵、灵”,成千听众
3、都被气功师的手势动作弄得前仰后合,读后叫人不可思议。但西方的报道,讲究平衡,一位西方记者在报道同一表演时,也以很多篇幅报道现场的神奇效果,但他不忘写上几句:一些人对此并无什么反应,有的听众还怀疑是否心理作用所致等。.这篇报道虽对气功称奇,但表明并非无可疑之处,读后给人以心理上某种程度的平衡。更重要的是,记者实际上保留了将来重新认识和报道气功的权利。举了上述两个例子后,我们对平衡作解释就方便了。平衡就是在突出报道一种主要因素时,还要顾及其他因素,特别是相反的因素:在突出报道一种主要意见时,还要注意点出其他意见,
4、特别是相反的意见。在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多侧面报报道或深度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一些表现形式类似平衡手法,但不能因此说平衡手法就是多侧面报道,前者是一种写作方法,后者是新闻作品的一种体裁。而且多侧面报道或深度报道,往往篇幅较长,而平衡手法,即使在一条简短的消息在也可以使用,如上面讲的第一个例子。在西方,特别是有的报道国际事务的专栏作家,如美国的约瑟夫·哈希,很重视平衡感。这是因为在报道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事务时,尤其需要把握平衡手法,才能左右逢源,使自己的推断和预言不致于过于武断而被动。在报道其他事物时,西方记者
5、也注意采用这种写法。我现在提出这个问题,并不是要把平衡作为一种模式,要各种报道都去遵循。而只是说,平衡手法在不少情况下是可以采用的。事物在发展中,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只是相对的。因此,对报道中的平衡手法,应作辩证地理解。平衡手法不是讲多种因素、多种意见均衡地、中庸地报道,仍然是把某种因素、意见作主要的因素、意见突出进行报道,这主要因素、意见就是倾向性,只是要“顾及”或“注意点出”其他的因素、意见。平衡手法所追求的目标,是更准确地反映事物及其内外联系,是表现令人更加信服的倾向性,是寓倾向性于全面、客观、公正之中
6、。平衡报道与旧的宣传报道模式过去我们的新闻学不讲客观、公正,也不讲平衡。在新闻报道中,宣传一方面情况时,就不会客观地摆出另外相反的情况;讲一种意见时,就不会客观地指出另外不同的意见。于是新闻报道几乎分成了单纯表扬、单纯批评两大类型,凡被表扬者绝不涉及其一点不足,凡被批评者绝不提及半点长处。其实,这种做法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社会效果。这种方式用于宣传,最容易导致一个方面的信息过量传播,加上各种媒介交互作用,造成正反馈循环,就出现所谓大轰大嗡式宣传、“一窝蜂”宣传。这种现象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常出现,就不需要再去说它了。
7、在新时期的宣传中,也仍然不时有所抬头。比如为了宣传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优越性和农村的大好形势,有一度报纸上宣传了不少万元户、电视村之类,那些报道在渲染农村变富时,实在是妙笔生花,结果造成了社会群众的心理失衡,一些城市居民以为农民都富起来了,他们面对蔬菜、副食品涨价,工资收入变化不大怨言颇多。即使同是农村,老少边穷地区的一些农民,看到本地变化甚少,埋怨国家把他们忘了。实际上万元户在当时农村是极少的,电视村也是不多的,即使在电视村里也有穷户。新闻工作者报道的初衷本是好的,万元户、电视村也确实应该报道,但是,由于只报“
8、一面之辞”,不注意使用平衡手法,造成效果不佳。如果我们在用很多篇幅报道电视村的变化之后,再写上(如果情况是这样的话):陪同采访的县长告诉记者,像这样的电视村在全县只有两三个,即使在这个村里也还有三五家是借钱买的电视机。这样写,我相信效果会好一些,它一方面能给人信心和鼓舞,同时也不使人产生盲目乐观及其他副作用。只是我们的报道向来没有平衡的习惯,记者就是写上了,编辑也会认为这与歌颂农村大好形势的主题相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