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742079
大小:5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5-07
《区域环境管理模式该如何建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区域环境管理模式该如何建立?编者按由于大气等环境要素具有自然流动性,一些环境问题常常跨越行政边界,呈现出区域整体性特征。为了有效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提出了“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本版今日刊登理论文章,就这一管理模式进行深入阐述,以飨读者。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但同时不少地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由灰霾、光化学污染、酸雨等组成的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环境问题的区域整体性以及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的复杂性给现行的环境管理模式带来了巨大挑战,探索一种新型的区域环境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现行区域环境管理模式存在局限性■
2、阅读提示现行的3个区域环境管理模式各有其局限之处。属地管理方式对区域外部的问题无能为力、资源配置不佳;部门管理方式存在部门之间权限不清、管理机构重叠等问题;行政管理方式下,地方官员的个人意志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影响过大。整体来看,我国现行的区域环境管理模式具有3个基本特征:属地管理、部门管理和行政管理。这些特征曾为我国地方环境保护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新阶段,尤其面临区域性环境问题时,这种管理模式的局限性逐渐凸显。属地管理。各地方政府的环境主管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即为属地管理。显然这样的管理模式对区
3、域外部的问题无能为力。但流域水污染、区域大气污染等区域性环境问题不会因为人为的行政区划管理而消失,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与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客观存在。因此当采用基于属地管理的环境管理模式解决区域性环境问题时,会存在如下局限:虽然部分地方政府都做好了自己的环境保护工作,但是仍然可能没有解决区域性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污染物存在着跨区域的空间传输,其他地区的环境污染或者保护工作直接影响到当地的空气环境质量;区域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区域整体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各项投入,而各自为政的做法由于信息不充分而使得资金投入的效率低下,难以
4、达到社会最优;各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经济发展上的横向竞争,而区域的整体环境在某种意义上是公共物品,每个地方政府都有利用区域环境来获得自身经济增长的动机,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区域环境问题可能被忽视。部门管理。这种体制存在部门之间权限不清、管理机构重叠、部门管理职能交叉、管理错位等多种不尽合理之处。对于环境问题而言,这种部门管理方式主要存在以下局限:单一环境问题的多头管理局面,使多个部门与某个环境问题直接相关,每个部门可能提出的解决思路与方案常常是基于自身的部门利益,结果导致社会资源难以优化配置,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在地方政府的管理体系中,以经济建设
5、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使得部分经济主管部门成为强势部门,这些部门的行政资源较多,话语权也相对较大,而环境管理部门相对弱势不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机制,容易导致决策片面性,有时不同部门的政策可能存在冲突,这使得难以从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整体角度出发综合做出科学决策并实施。行政管理。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客观上存在着片面强调政府行为、自上而下的决策和执行方,弱化乃至忽视企业主体和社会公众的现象,这种传统的命令—控制型环境管理模式已不适于应对具有复杂性和利益主体多元性的区域环境问题。其局限性表现如下:由于地方环保部门隶属于地方政府,这
6、使得地方官员的个人意志对环境保护工作影响过大,容易造成只注重发展经济、不注意保护环境的局面;作为直接排放污染物的行为主体,企业很少参与环境政策的制订,处于被动接受政府环境管制的地位;社会公众较少参与环境管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导致部分污染事件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容易激化,甚至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建议采用基于“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阅读提示协商管理突破了属地管理在解决区域性环境问题上的局限性;整合管理可以有效应对与社会经济高度耦合的环境问题;公共管理以提供环境公共服务为中心,以公众满意度作为目标和评价标准。基于我国当前区域环境形势日益恶化
7、的状况和现行环境管理模式的局限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笔者建议采用“三位一体”的区域环境管理模式,也就是要实现“从属地管理到协商管理、从部门管理到整合管理、从行政管理到公共管理”的3个转变。你可能会感兴趣:如何实现环境与发展双赢?如何提高生态规划的实效性?如何化解苏北地区水污染危机?环境立法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企业如何建立低碳竞争力?看澳门垃圾处理如何走出“垃圾围城”困局?免费(.mFFanwEN.):环保论文收集或原创从属地管理到协商管理。针对属地管理在解决区域性环境问题上的局限性,利用当前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的良好契机,进行环境管理制度
8、创新,明确区域内各行政主体对环境污染负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在互利互信的基础上实现协商管理。协商管理是特定经济区域内各地方政府之间为了共同防治区域性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区域层面社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