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列主义是能够解决民族问题的”

论“马列主义是能够解决民族问题的”

ID:9725353

大小:64.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5-06

论“马列主义是能够解决民族问题的”_第1页
论“马列主义是能够解决民族问题的”_第2页
论“马列主义是能够解决民族问题的”_第3页
论“马列主义是能够解决民族问题的”_第4页
论“马列主义是能够解决民族问题的”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马列主义是能够解决民族问题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马列主义是能够解决民族问题的”〔摘要〕邓小平在新中国建立不久的1950年就曾指出:“马列主义是能够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视民族问题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总问题的一部分,从建党以来一直努力探寻,自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我国的民族工作更多地转移到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正确道路上来,明确把发展作为现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核心、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和根本任务。这是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理论的重大突破。  〔关键词〕邓小平;马克思主义;中国民族问题   正确

2、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自有民族以来,民族之间必然会发生一些接触,彼此之间会出现一些问题,这种民族之间的关系就是民族问题。在世界向多极化格局的转变过程中,全球范围内的民族矛盾更加突出。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充分认识民族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  中国的民族问题要怎样才能正确解决?答案只有一个,这就是邓小平所说的:“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1〕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视民族问题为无产阶级

3、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总问题的一部分,自建党以来一直努力探寻,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建立6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在新中国建立不久的1950年就曾指出:“马列主义是能够解决民族问题的。”〔2〕“我们完全可以解决几千年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把各民族团结好。”〔3〕这一论断,由我们党几十年来的伟大实践得到了验证。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我国的民族工作更多地转移到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正确道路上来,明确把发展作为现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核心,从而进一步明确了民族工作的前进方

4、向和根本任务。这是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理论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们党对民族问题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迎来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    一、中国的民族问题实质及其在社会主义时期的特征    中国作为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祖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发展的结果。自古以来,各民族之间就发生、发展了经济上的联系和文化上的交流,互相融合,互相补充,互相依存,并且在政治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广阔疆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创造了祖国伟大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形成了具有

5、强大内聚力的中华民族这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多民族的中国,早在秦代就形成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尽管历史上长期存在过民族压迫制度,各民族之间存在着隔阂和纷争,但这仅仅是我国民族关系史上的支流,而团结统一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不可阻挡的趋势。正是由于这种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各民族频繁迁徙,互相穿插,形成了我国各民族交错杂居的局面。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共同斗争中,我国各民族之间久已存在的亲密关系,又增加了新的革命友谊,成为一个血肉不可分割的整体,为我国各民族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中实行合作,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建立60年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再也

6、不是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的关系,而是各民族一律平等、团结合作、共同繁荣进步的关系;社会主义的民族矛盾也不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基本上属于各族劳动人民内部的非对抗性矛盾。这就是中国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在我国主要体现在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同时吹响了民族工作阔步迈进的时代新号角。  改革开放后,中央专门召开西藏、云南、新疆、内蒙古、青海、海南等一系列民族工作会议,把民族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轨道上来,并制定了一系列帮助民族地区改变贫

7、困落后面貌的政策措施。  以1979年全国边防工作会议和1980年中共中央批转《西藏工作会议纪要》为标志,我们党重申了被实践证明的正确的民族政策,明确了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关系的性质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提出要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1981年,中央书记处根据邓小平的民族观,在讨论新疆、内蒙古工作时,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提出“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是,汉族离开少数民族不行,少数民族离开汉族也不行”的著名论断。这一正确论断,准确地表述了我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联系,反映了党的

8、民族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1992年,中央召开民族工作会议,指出:“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等方面的关系”,进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