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76644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5
《从动手实践中提高思维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动手实践中提高思维能力一、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建立数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前提。学生数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有关内容,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把数感的培养渗透在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了学生数感的培养:1、在数的概念教学中重视数感的培养。数的概念的切实体验和理解与数感密切相关。教师在教学时应让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建立数感。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结
2、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的学习有一个现实的着眼点。2、结合具体的问题选择恰当的算法,会增强对运算实际意义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学习运算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计算。简单地重复操练是无意义的行为,不仅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更严重的是学生从中根本就没有弄懂为什么要计算。一个问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解决,重要的是能使学生选择出合适的方法来解决。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学生是否具有强烈的应用意识,是学生提高自己实践能力的内驱力,没有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学习数学就成了纸上谈兵、空中楼阁。而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应用,应使学生感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有价值
3、的,这样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1、注重知识的来龙去脉。知识源于实践,更运用于实践,这就为我们努力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入新知提供了大量的背景材料。从生活实际引入新知有助于学生真切地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为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示范。在教学“长度单位、面积单位”时,我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实践,测量身边的实物,度量书本、桌面、黑板、地面、篮球场等的长度,算一算它们的周长和面积,从实物的数据中加深对“厘米、分米、米“和”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等单位的
4、理解。这样,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既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培养和提高了实践能力,使数学源于现实并用于现实,这是数学学习的归宿。2、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描述客观事物与现象,寻找其中与数学有关的因素。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先让学生测量一个任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再要求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较小的三角形,测量计算其中一个小三角形的内角之和。通过对比,学生就会发现“大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小三角形的内角和相等并且都是180°”。3、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条件和机会。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让学生有机会
5、亲身实践。教师在教学中应设计有价值的情境,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题方案。例如四年级的《参观果园》,我设计情境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与需要,自己寻求乘车方案;五年级的《绿化校园》,我则让学生根据实地测量,对学校绿化地带的形状进行分割,运用自己所学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来计算学校的绿化面积。这样通过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而应用意识的增强更能推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三、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如教学“角的度量”之后,学生掌握了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及画角的一般方法,我又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促进求异创新。例如要画出120°的角,学生一般都是
6、借助量角器和三角尺画出来的。在此基础上,我又提出问题:“不要用量角器,你们能准确地画出这个角吗?”学生带着问题又进入了愉快的动手操作、实验探求之中。很快,学生就发现了两种画法:用三角尺的直角和一个30°的角拼起来就能得到120°角;用两个三角尺60°的角拼在一起也能得到120°的角。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创新了方法,享受了成功的喜悦。此时,我再出示问题:“还有新的画法,看谁能最先发现?”这样,学生积极性更高,争先恐后地又展开了操作探索,结果又发现并学会了另一种方法:用三角尺的一边(或直尺)和另一个三角尺60°的角拼在一起可以画出120°的角(即用一
7、个平角减去60°)。如此这般不断地出现创新方法,如果离开了动手操作,是很难有这样的结果的。综上所述,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如果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可以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得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