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佤族农户经济行为的心理因素研究

影响佤族农户经济行为的心理因素研究

ID:9665749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05

影响佤族农户经济行为的心理因素研究_第1页
影响佤族农户经济行为的心理因素研究_第2页
影响佤族农户经济行为的心理因素研究_第3页
影响佤族农户经济行为的心理因素研究_第4页
影响佤族农户经济行为的心理因素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影响佤族农户经济行为的心理因素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影响佤族农户经济行为的心理因素研究  [摘要]佤族农户的贫困现状,虽然不乏一些客观原因,但不可否认这其中有我们对影响农户行为的心理因素缺乏科学的分析和认识。在当前,正确认识和把握影响佤族农户行为的心理因素,对正确制定扶贫开发工作的方针政策,全面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西盟佤族农户经济行为心理因素    佤族农户底子薄、起步晚,再加上环境的、文化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发展较周边农户而言十分缓慢,投入产出低,资源配置不充分,贫困面大,至今仍有部分农户在温饱线上徘徊。佤族农户的贫困现状,虽然不乏一些客观原因,但不可否认这其中

2、有我们对佤族的心理因素缺乏科学的分析与认识。为了更科学地引导佤族农户优化其经济行为,笔者通过观察、参与式观察、问卷调查、访谈与深度访谈等方法,对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西盟佤族自治县的部分乡村共做了有效问卷250份和近30个深度访谈,在此基础上得出一些结论,希望有益于佤族农户的脱贫奔小康。    一、影响佤族农户经济行为的心理因素    影响农户经济行为的心理因素包括个性倾向性和非倾向性心理特征。这些因素会极大地影响农户的经济决策并出现非理性的经济行为。  1.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即心理过程的倾向性,指农户对客观事物的意识倾向性,包括兴趣、爱好、态

3、度、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世界观等。经过慢慢历史长河的涤打和磨练,佤族农户在生活中有三方面突出的意识倾向性:  (1)非经济的伦理价值。佤族农户未来预期取向是获得社会认同和伦理,而不止是指向提升物质生活。笔者分别在代格拉村、英腊村各随机抽取100人调查访谈,结果如下表(表1):   第一问——以前分牛肉见者有份好不好?两个村子所有受访农户无一例外的回答“好”。事实上,翁嘎科乡英腊村所有的村民小组中,整个组都没有人养猪。村民解释说,养猪不划算。饲养者辛辛苦苦将猪养大,到年终杀猪时都要按传统参加分食,自己却所剩无几。这样算来养猪不如养鸡,养猪是大家吃,养鸡则是

4、自家用。可见,养猪的期望值不如养鸡,难于调动农户养猪的积极性,所以尽管养猪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目标,但结果是整个组都没有人养猪。一部分佤族农户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财富迅速扩大,对佤族社会结构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这些社会财富的扩大,并没有完全转化为物质资料和生产资料,其中很大部分被“共食”的习俗最终转化为一种社会伦理资本,在人们的物质生产生活之外消耗了,而这种状况基本扼杀了榜样的产生和影响,这种预期很自然的导致行为惯性,最终遏制了佤族农户经济意识的提升。  而第二问——一个人想办法发财致富好吗?两个村子有一部分人有所顾忌。第三问——在生产生活中是否需要得到帮助

5、?两个村子都作肯定回答,表明西盟佤族农户至今仍保持着较为浓厚的以村寨共同体为核心的伦理体系,村寨内部的紧密联系和团结互助在人们心目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农户在经济领域里的独立性不足问题。人们在从事家庭经济活动时,仍然相当在意村寨的认同与否。非经济的伦理价值还在日常生产生活的深层继续发挥着作用。  (2)从众心理。佤族农户的经济生活长期处于一种简单、自然、自给自足的初级阶段,具有较强的民族认同、较浓的血缘观念,以及形成了农户对群体的依赖性和集体导向的思维特点。这样的环境下,由于受群体的影响和压力,农户往往放去自己的意见而向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

6、,即形成从众心理。笔者2008年7月在代格拉村和英腊村的调查可见一般(见表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农户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普遍模糊、漠然。问及优点和缺点时,所选的优点中,说不清的农户占54%以上,没有优点占2%;所选的缺点中,说不清的农户占51%以上,没有缺点的占1%。上述问卷回答情况说明佤族农户由于缺乏其他社会群体作为参照来进行比较,因此,缺乏自信,自我意识模糊。这直接反映出环境闭塞、社会群体结构简单,社会交往缺乏、信息缺乏的现实。佤族是个民族认同感比较强的民族,作为民族群体的自我评价模糊,很容易导致自我否定,这是值得重视的一点。对“自己有好处的事,别

7、人说闲话,会去做吗?”一问的回答大部分不做肯定回答,而第三问“自己觉得有能力改善生活吗?”能作肯定回答的更是凤毛麟角。这些充分反映了佤族农户依重群体,而这种依重恰好反证出个体(农户家庭)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薄弱。这种从众心理压抑了个性、束缚了思维,扼杀了创造力,逐步强化了佤族农户安于现状的心态和思想观念。  (3)归因偏倾——习得无助。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的归因,不总是正确的,有时会出现错误、偏差。这些错误、偏差有些来自动机,有些来自认识。笔者在英腊村、代格拉村走访时发现部分农户在生产中存在归因偏倾的情况,如部分贫困农户贫困的原因不是“愚”,而是“不肯使用新

8、的生产技术”,对于农技推广人员认为只要做一点“努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