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与牙周病关系的探讨

吸烟与牙周病关系的探讨

ID:9646426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4

吸烟与牙周病关系的探讨_第1页
吸烟与牙周病关系的探讨_第2页
资源描述:

《吸烟与牙周病关系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吸烟与牙周病关系的探讨【关键词】吸烟吸烟是牙周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为了解两者的关系,作者对130名男性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6年3至10月来本院口腔门诊就诊,排除有全身性或慢性疾病的130例男性,年龄25~75岁,其中吸烟组65例(指吸烟>5年,>10支/d),非吸烟者65例,两组年龄无差别。  1.2检查方法  选择10个代表性牙齿11、16、17、26、27、31、36、37、46、47作为指数牙。在自然光线下用m;5:牙周袋深3~6mm;6:牙周袋深≥6mm。每个指数牙检测记录6个区域,以病变最重区域的记分代表该区段记分。若PDI

2、记分为“0”代表牙周健康区段,“1~3”为龈炎区段,“4”和“5”为早、中期牙周炎区段,“6”为晚期牙周炎区段。(2)吸烟指数:按WHO(1984)关于吸烟调查方法标准建议:每天吸烟>1支,吸烟>1年者为吸烟。吸烟指数为每天吸烟支数×吸烟年数。吸烟指数≤200为轻度吸烟,200~400为中度吸烟,≥400为重度吸烟[1]。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卡方检验及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见表1,显示两组牙龈指数、附着水平和牙周袋深度,均有统计学差别(P均<0.01)。表1吸烟组和非吸烟组各指标的比较(略)吸烟者DI高于非吸烟者,无软垢区段数低

3、于非吸烟者;吸烟者无牙石区段数低于非吸烟者,重度牙石区段数高于非吸烟者;吸烟者牙周健康区段数明显低于非吸烟者,早期牙周炎区段数高于非吸烟者,牙龈炎和晚期牙周炎区段数二者无显著性差异。重度吸烟者牙周健康区段数低于轻、中度吸烟者及非吸烟者,早、晚期牙周炎区段数高于轻、中度吸烟者及非吸烟者,龈炎区段数无显著性差异。  3讨论资料表明吸烟促进牙石沉积和菌斑蓄积,吸烟者牙周病重于非吸烟者,主要表现有深的牙周袋、牙槽骨吸收多,附着水平丧失高及牙缺失多。提示吸烟与牙周炎的流行密切相关,主要通过局部和全身因素致病。局部因素:吸烟者的口腔卫生差,菌斑蓄积,牙石、软垢增多,既可导致牙龈炎,也是牙

4、周炎的主要致病因素。资料显示:吸烟者DI、CI及牙周炎患病率均高于非吸烟者。重度吸烟者牙周炎区段高于轻、中度吸烟者和非吸烟者。牙石机械性损伤牙龈,为细菌的入侵创造了的条件。吸烟使口腔内缺氧,牙周氧化还原电势下降,有利于厌氧菌的生存。研究表明,只要吸一支香烟,牙龈处的氧化还原电势显著降低,口腔内pH值发生改变。吸烟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改变。细胞免疫方面吸烟者白细胞趋化性低于不吸烟者,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数均低于不吸烟者。体液免疫方面吸烟降低了血清IgG和IgM的水平,抑制辅助T淋巴细胞增殖。吸烟者口腔局部免疫功能低下,调查发现吸烟者唾液中IgA水平低于不吸烟

5、者[2]。有报道烟草中尼古丁进入血液,导致牙龈血管收缩,血流减少,以致牙龈氧供和血气交换减少。清除废物能力降低,导致牙龈保护性修复功能降低。动物实验证明烟雾的高温和化学成分长期刺激使牙龈上皮角化层增厚,粘膜下血管充血,牙龈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研究证明:尼古丁通过刺激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牙槽骨吸收[3]。在我国成年男性吸烟者约占1/3,吸烟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口腔牙周病的影响重视不够。本调查显示吸烟组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和附着水平均与非吸烟组有显著区别,提示吸烟者口腔卫生差,菌斑蓄积,牙石、软垢增多,可导致牙龈炎,也是牙周病的重要致病因素。烟叶中含有许多

6、微量元素,可改变唾液的质量,使牙石沉积显著增加,同时烟叶中含有焦油,可以在牙面上沉积。此外,吸烟可以刺激牙周组织毛细血管的收缩。  吸烟对牙周病有明显影响,因此提倡不吸烟或戒烟,尤其在牙周术前、后均要戒烟。应着重强调,吸烟对口腔健康的不良影响。【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