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史中的课程问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史中的课程问题

ID:9644184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4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史中的课程问题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史中的课程问题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史中的课程问题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史中的课程问题_第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史中的课程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史中的课程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史中的课程问题 摘要:虽然学科一词本身就具有课程的含义,民国时期的大学新文学课程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源头,本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正式成立后和课程又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是目前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史研究却忽略了课程这一重要环节。现当代文学课程在目前又遭遇到边缘化、相对滞后于学术研究、人文性质不足等许多问题,因此亟待学界加以重视和讨论。  关键词: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学科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1206.6 识形态紧密结合的人文学科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研究课程这一环节,显然能更加全面地揭示本学科发展的历史境遇。  以民国时期清华大

2、学的新文学课程为例。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国学研究院的成立,清华校园中弥漫着一种回归传统的空气,1925年朱自清被胡适介绍到清华教书,后来成为著名文学家、文艺批评家的李健吾恰巧也在这一年考入清华国文系,而且分到朱自清的班里。但正是在朱自清的劝说下,爱好新文学的李健吾才由国文系转入西文系。作为一个已经成名的新文学家,朱自清当然不会对爱好新文学的学生表示反感1928年李健吾组织过一个晨星社,还曾经得到朱自清的支持。很明显,朱自清之所以让李健吾转系,是因为当时清华的空气不适合提倡新文学,当然更不用说开设新文学课程了。朱自清1929年能在清华开设新文学研究,

3、其实和1928年罗家伦、杨振声等原来的北大新潮社成员到清华大学主政有很大关系。罗家伦当时任校长,杨振声担任教务长,还曾兼任文学院院长、中文系主任。正是在杨振声的主持下,才有了清华中文系创造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新文学,的办系宗旨以及朱自清的中国新文学研究课程。到罗家伦、杨振声等人离开清华后,新文学课程也就变得前景黯淡。1932年底,该系教授会通过了《中国文学系改定必修选修科目案》,于1933学年起开始实施。这个方案将全部课程大致分为中国文学和中国语言文字两类(1936学年起又正式分为两组),新添设了国学要籍一类科目,重点培养古典文学研究人才和语言文字学研究人才。

4、虽然该方案保留了朱自清的新文学研究,但此后没有开过班,他的《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也就成了昙花一现。  再看建国后的现(当)代文学学科。目前学术界一种流行的看法是: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五四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的新文学命名先是被联袂登场的现代、当代文学所替代,随之现代文学又被作为更加纯粹、政治上正确的社会主义当代文学的一个准备阶段,淡出了主流话语(1)。一些学者于是在80年代政治桎梏被打破之后,提出要恢复现代的权威,重回五四起跑线。这实际上也是学术界持续到新世纪的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分期与命名之争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无意继续就现、当代之争进行讨论,而

5、是对这种从学术路径描画的学科历史提出一点质疑:实际上,在20世纪6070年代,从课程设置上看,当代文学的独立性并不高,虽然当代文学史大量出现,但是并没有独立的当代文学课程设置。当代文学恰恰是在思想解放声浪甚高,现代文学逐渐成为显学的80年代初(当时研究生专业目录的名称是中国现代文学而不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才被凸显出来的。北京大学中文系那时就率先从现代分出一个当代教研室,现代和当代分为两门课。和以前相比,随着当代部分的独立,现代部分的课时实际上是减少了。这似乎说明,学术观念的演进仍然不得不屈从于学术生产体制的需要,80年代中后期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命名不过是学术

6、上的矛盾在体制内折中的结果,简单勾画本学科学术演变的脉络,依然难以完整再现特定历史时期本学科的风貌。  从上述事例可以看出,课程这样一个处于体制和学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键环节,可以把影响学科发展的那些大到社会政治、文化制度,小到校园氛围乃至人事因素,都勾连起来,通过对相关课程的研究,可以更加清晰、全面地展示本学科的发展历程。    四    当前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遇到许多问题,首先是课程的边缘化趋向。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人文学科普遍萎缩,文科学生毕业后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文科教育改革势在必行。1991年4月2022日

7、,国家教委为此专门召开了高校文科教育改革座谈会。在9月2日国家教委印发的《全国高等院校文科教育改革座谈会纪要》中指出,当时的文科学生就业难问题主要是因为培养人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社会需要脱节,专业划分过细、过窄,应当从社会需要出发确定培养目标,修订教学计划,调整专业设置。培养应用型文科学生的人才应该成为文科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那些理论性、意识形态性比较强的课程应该坚持少而精,主要放在研究生阶段。  这实际上说明了此后大学教育大众化,人文学科本科教育强调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的倾向。相伴而来的就是本科现当代文学课程专业化的减弱以及课时数的减少。在50、60年代

8、,现代文学课的地位很高,普遍有200课时以上,甚至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