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沿海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清末民初废灶兴垦为中心

苏北沿海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清末民初废灶兴垦为中心

ID:9633965

大小:5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04

苏北沿海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清末民初废灶兴垦为中心_第1页
苏北沿海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清末民初废灶兴垦为中心_第2页
苏北沿海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清末民初废灶兴垦为中心_第3页
苏北沿海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清末民初废灶兴垦为中心_第4页
苏北沿海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清末民初废灶兴垦为中心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北沿海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清末民初废灶兴垦为中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苏北沿海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清末民初废灶兴垦为中心  二 禁垦 放垦 兴垦纵观明清以来苏北沿海土地利用垦殖变化史,大体可概括为私垦、放垦、兴垦三大阶段。伴随着区域地貌变迁,社会经济的发展则是驱动这一垦殖变化进程的最主要动力,集中表现在土地相关政策的变动:从清代朝廷“例禁私垦”到民国政府“一律放垦”。据记载,乾隆初年,范堤以西盐亭旧灶迫于自然条件制约全行报废(注:民国《续修盐城县志》卷5《赋役》。)。范堤以东,诸如盐城伍祐、新兴等场也已陷入不产盐的困境,开始大面积放荒,包括芦荒(积水之处)、草荒(干

2、燥之地)、硷荒(不毛光滩)等几种。放荒之地,既为私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又使得灶民因卤淡盐薄而不得不以开垦荡地的收入来补偿“灶课”成为现实。据官方统计,乾隆初年范堤以东开垦熟地已有64万余亩(注:胡应庚《盐城续志校补》卷1《校补》。)。废灶兴垦始见端倪。然而,朝廷为维持盐纲,专以两淮盐赋之利,例禁私垦。因为,两淮盐赋在全国财政税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两淮岁课,当天下租庸之半,损益盈虚,动关国计”;“淮南禺策(盐业)所入,可当天下租赋之半”(注:光绪《两淮盐法志》卷150《杂记门》。)。所以,早

3、在康熙时期,就有“三不准”规定:灶民“不准典卖灶地、不准私垦荡草,不准出境,皆为煎盐计也”(注:民国《阜宁县新志》卷5《财政志·盐法》。)。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朝廷再次推出禁令:“近年开垦的堤外之地悉令放荒。嗣后无论堤之内外,概禁开垦”(注:嘉庆《两淮盐法志》卷27《场灶·草荡》。)。缘何任土地“放荒”却不准“放垦”?对此,两淮盐政吉庆一语道破:“两淮盐斤不外晒扫煎熬,而煎盐必资草荡。草多则煎办有具,盐自丰盈,草少则积卤虽多,亦无裨益。是以草荡禁垦,乃敦本清源之良法”(注:乾隆《两淮盐法志》

4、卷16《场灶·草荡》。)。禁垦还是放垦,反映了朝廷与灶民在土地利用上各自追求的利益是不同的。结果,一面是土地不断放荒,一面是严禁私垦,造成土地大量闲置浪费。一亩草地产草量通常在4担以上,最低可煎盐两桶,淮南盐场600多万亩草地,应年可产盐1200万桶。然事实远非如此。道光年间,淮南盐场产额仅332万桶;咸丰年间,仅129.2万桶;同治年间,仅220万桶;光绪年间又下降至145万余桶。如此,淮南盐场制盐所需草地,近百年中,最多时,一百六七十万亩即足;最少时,六七十万亩也够(注:孙家山:《苏北盐垦史初稿

5、》第23、24页。)。因而,盐区600万亩草地,除去少量已垦熟地及部分寸草不生之地外,至少还有500多万亩因禁垦而得不到充分利用。清末,国势日衰,私垦日众,民田灶地错壤不清,争田纠纷事件不断。国家对社会基层控制已大不及从前,迫于形势,与其着力维持禁垦,不如放垦反可得一笔地价收入。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张謇在《海门垦辟荒滩筹备海防经费疏》中就已经提及此事。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由于盐城“新兴、伍祐两场已垦之田,民灶相争,酿成械斗”,朝廷遂决意升科放垦两场。次年,道员蒯光典奉委查办,“丈明亩

6、数,区分四等,令业户缴价升科”(注:胡应庚《盐城续志校补》卷1《校补》。),正式放垦两场灶樵荡地。据民国《续修盐城县志》记载:“凡明以前灶地多在范堤以西,今日农灶,亦曰引田,其地在明之季世已多开垦僻,其范堤以东与引地毗连者曰樵地,为古昔灶民公共樵牧之所,例禁私人垦占,至清光绪间始由官变价召领”(注:民国《续修盐城县志》卷5《赋役》。)。新兴、伍祐两场,放荒近200年之久始得以公开放垦,此乃开苏北沿海冰山之一角,是为开盐场荡地禁垦之禁。因而,世纪之交的“1900年”在苏北沿海垦荒史上是一个重要的界标。

7、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实施“新政”,奖励实业。同年,实业家张謇在通州吕四场成立通海垦牧公司,着眼于开垦沿海滩涂。此为创建农垦公司之发轫,近代大规模的垦殖活动,自此开始。1914年,张謇出任北京政府农林工商总长,积极推动政府取消淮南盐禁,一年之中出台四部条例,即《国有荒地承垦条例》、《国有荒地承垦条例施行细则》、《垦荒章程》、《修正国有荒地承垦条例》等(注:沈家五:《张謇农商总长任期经济资料选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确保废灶兴垦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如《垦荒章程》三个“一律放垦

8、”规定:范堤以西,原额灶地、草荡,一律放垦;范堤以东,卤气净尽者、卤气已淡者,一律放垦;各场废亭、废墩、仓基,一律放垦。为此,政府特设淮南垦务专局,“委派专员,专办放垦”(注:陆养浩:《拓展苏北垦殖》,见《江苏研究》1935年第1卷第1期。)。从而使放垦工作进入实地操作阶段。“迨民国初年,盐法变通,盐额订逐年递减之例。荡地乃得公开兴垦”(注: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五编《农林畜牧·盐垦》。)。截至民国七年(1918年)5月,淮南垦务局完成了对南部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