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576502
大小:304.8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3
《高考数学复习点拨 点击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点击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一、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1.两个平面垂直的定义:如果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2.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3.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过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一点作它的交线的垂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二、证明面面垂直的基本方法有:(1)利用定义证明,即利用两平面相交成直二面角来证明;(2)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即若a⊥,a,则⊥在证明两平面垂直时,一般方法是先从现有的直线中寻找平面的垂线,若
2、没有这样的直线,则可通过作辅助线来解决,而作辅助线则应有理论根据并且要有利于证明,不能随意添加.在有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使之转化为线面垂直.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间的转化条件和转化应用.三、典例选析例1.如下图,过S引三条长度相等但不共面的线段SA、SB、SC,且∠ASB=∠ASC=60°,∠BSC=90°,求证:平面ABC⊥平面BSC.剖析:本题是面面垂直的证明问题.一条是从定义出发的思路,即先证明其中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
3、但图中似乎没有现成的这样的直线,故作辅助线.根据已知条件的特点,取BC的中点O,连结AO、SO,既可证明AO⊥平面BSC,又可证明SO⊥平面ABC.另一条是从定义出发的思路,即证明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注意到∠AOS是二面角A—BC—S的平面角,转化为证明∠AOS是直角.证法一:取BC的中点O,连结AO、SO.∵AS=BS=CS,SO⊥BC,又∵∠ASB=∠ASC=60°,∴AB=AC,从而AO⊥BC.设AS=a,又∠BSC=90°,则SO=a.又AO===a,∴AS2=AO2+SO2,故AO⊥OS.从而
4、AO⊥平面BSC,又AO平面ABC,∴平面ABC⊥平面BSC.证法二:同证法一证得AO⊥BC,SO⊥BC,∴∠AOS就是二面角A—BC—S的平面角.再同证法一证得AO⊥OS,即∠AOS=90°.∴平面ABC⊥平面BSC.点评:本题揭示的是证面面垂直常用的两种方法.此外,本题中证明∠AOS=90°的方法较为特殊,即通过“算”,定量地证得直角,而不是通过位置关系定性地推理出直角,这也是立体几何中证明垂直的一种重要方法.例3.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若过面对角线AB1与另一面对角线BC1平行的平面交上底面A1B
5、1C1的一边A1C1于点D.(1)确定D的位置,并证明你的结论;(2)证明:平面AB1D⊥平面AA1D;(3)若AB∶AA1=,求平面AB1D与平面AB1A1所成角的大小.分析:本题的结论是“开放性”的,点D位置的确定如果仅凭已知条件推理难以得出.由于AB1与BC1这两条面对角线是相邻二侧面上的异面直线,于是可考虑将BC1沿BA平行移动,BC1取AE1位置,则平面AB1E1一定平行BC1,问题可以解决.(1)解:如下图,将正三棱柱ABC—A1B1C1补成一直平行六面体ABCE—A1B1C1E1,由AE1∥BC1,A
6、E1平面AB1E1,知BC1∥平面AB1E1,故平面AB1E1应为所求平面,此时平面AB1E1交A1C1于点D,由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行性质知,D为A1C1的中点.(2)证明:连结AD,从直平行六面体定义知AA1⊥底面A1B1C1D1,且从A1B1C1E1是菱形知,B1E1⊥A1C1,据三垂线定理知,B1E1⊥AD.又AD∩A1C1=D,所以B1E1⊥平面AA1D,又B1E1平面AB1D,所以平面AB1D⊥平面AA1D.(3)解:因为平面AB1D∩平面AA1D=AD,所以过A1作A1H⊥AD于点H.作HF⊥AB1
7、于点F,连结A1F,从三垂线定理知A1F⊥AB1.故∠A1FH是二面角A1—AB1—D的平面角.设侧棱AA1=1,侧棱AB=.于是AB1==.在Rt△AB1A1中,A1F===,在Rt△AA1D中,AA1=1,A1D=A1C1=,AD==.则A1H==.在Rt△A1FH中,sin∠A1FH==,所以∠A1FH=45°.因此可知平面AB1D与平面AB1A1所成角为45°或13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棱柱的性质,以及面面关系、二面角的计算,同时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立体几何的计算并非单纯的数字计
8、算,而是与作图和证明相结合的.立体几何计算题的主要步骤可以归纳为画—证—算三步.“画”是画图,添加必要的辅助线,或画出所要求的几何量,或进行必要的转化;“证”是证明,用三段论的方法证明你所画的几何量即为所求,然后进行最后一步计算.这三步之间紧密相连,环环相扣,互相制约,形成了解决立体几何计算题的思维程序,是综合考查学科能力的集中体现.例3.如下图,正四棱柱A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