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简述外语教育中的功用主义和人文主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简述外语教育中的功用主义和人文主义.L.编辑。神危机。马修·阿诺德力图在英国恢复人文主义的传统,希望用人文主义启迪人的灵魂,给人的机体重新注入生命活力。他主张通过学习最优秀的知识的手段去追求全面的完美,通过教化使人恢复纯真、自然的人性,用人内在的完美和健全的精神去对抗反人性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上的自由放任政策。 经济发展只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手段,而不是它的终极目标,最宏伟、最崇高的社会发展是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古希腊的博雅教育(lib-eraleducation)就是培养具有广博知识、技能和优雅气质的人。优雅气质的获得是人文教
2、育的结果。可见,希腊的早期教育是功用主义和人文主义并重的。古希腊人把体操和音乐作为从儿童开始就教授的课程,称“音乐是灵魂的体操”。他们重视体育旨在使人从小锻炼体魄,这既是身体的锻炼,也是意志力、毅力、耐力、竞争力等综合素质的锻炼和培养。强健的身体体现人体美,包含着人文主义的美学思考(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公元前八世纪创建时,希腊运动员裸体参赛并不是因为他们缺衣少食,而是要展示他们健壮的人体美),而强健的体魄也是当时初级体力劳动和初级战争形式所需要的。可见,体育也是人文主义和功用主义的。音乐课当时的目标很明确——陶冶儿童、青少年的
3、情操,即希腊人所说的“音乐是灵魂的体操”。它是人文主义的。公元前五世纪至四世纪希腊文PaidEia一词的理念是通过教育塑造人的精神世界。希腊文“enkykliaPaedEIa”(英语借用此词构成“encyclopaedia”)体现了全面教育的思想。 孔子以礼、乐、书、数、射、御六艺教授弟子,是我国古代从德智体美全面教育学生的教育体系。约一百年后的古希腊人有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等七门学科的全面教育。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中国和希腊,生产力和物质生活水平都很低。大概是因为当时希腊人的食物还很简单,食之无味但可果
4、腹,所以古希腊人甚至把吃看作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麻烦事。宽松的白色袍子一罩,不讲求穿着打扮,更不炫耀自己的财富。他们追求自由的心智甚于物质享受。 我们当然不能要求当代人像古希腊人那样生活。但是物质文明的迅猛发展如果没有强大的精神文明的支撑和协调,就难免出现功利第一,物欲横流,道德沦落。片面的物质享受和可怕的精神贫困是当代人所面临的危机。“他穷得只剩下了钱”这句当今流行的话也许说明文化失落后精神侏儒增多所引起的社会反响。大学是功用主义和人文主义并重、专业与通识兼顾的高等学府,不是职业培训班,不能有急功近利的导向。同时是物理学家
5、和文学家的20世纪英国文人查·伯·斯诺说,专业研究并不是科学探索的全部内容,在真正意义上,科学探索是对真、善、美三位一体的追求。仅有科学理性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人文理性。没有人文精神又何来民族精神?这两者是不可分的。学外语的我国大学生如果缺少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那将是十分可怕和危险的事。 专业外语院校与综合大学的外语院系相比,在人文环境上处于劣势。综合大学外语院系的学生可以跨系跨学科选修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课程。近几年来不少综合大学相继成立了艺术院系,开设音乐、舞蹈、美术、工艺美术等课程,面向艺术专业和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有
6、的大学的课外文化活动也丰富多彩,有交响乐团、民乐团、话剧团、舞蹈队、歌咏队、健美体操队、文学沙龙、各种学社等。课堂教学与课外文化学术活动相辅相成,营造了良好的人文和学术环境和氛围。当然,具有这样的人文和学术环境的大学在我国究竟有多少,是多数还是少数,笔者未作调查。 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全国上百所专业外国语学校和外国语大学目前还缺少这样的环境。即便是在综合大学的外语院系,由于外语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功用性),听、说、读、写、译的操练和掌握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从零点学起的非通用语种),而毕业后的求职考试又大多以外
7、语水平的高低作为录用的重要标准,因此,专业外语的学生极易把作为专业的外语看作是功用性最强的“硬功夫”,而把与人文修养有关的课程和文化、学术活动看作是可有可无的“软功夫”。他们对非专业的人文学科课程常以“应试”的功用主义态度追求考试的成绩,忽视人文学科的中心主题:人的潜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挖掘和发挥,进入较高层次的人类智慧和精神境界。早期的人文主义就是把人的尊严和创造力放在首要地位。产生人文主义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语法和修辞这两门今日外语学生也学习的学科,不仅引导学生熟悉古典研究并培养他们有效的说、写能力,而且引导他们熟知文学
8、、历史、哲学和道德。如今学语法、修辞已少有这种古典式的引导了。 以外语为专业的学校稍不留心就容易偏向用直接的功利性来衡量人文学科和人文修养的价值,从而忽略或轻视学生的人文修养。没有人文教育的学校只不过是技能或职业培训学校,它不是高等教育。形势的发展需要我国“多、快、好”地培养外语人才。这也是外语教育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