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318299
大小:3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27
《国外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证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国外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证研究综述摘要:本文通过对欧美等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证研究进行综述,从面向大学毕业生和面向企业这两方面的成果进行整合,并提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与展望,以期为我国高校就业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关键词:高等教育;劳动力市场;实证研究如何将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有机结合一直都是困扰全世界的难题。在这方面国外累积了大量的实证性研究成果,这对于解决我国当前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一、以入职一定年限的大学毕业生为对象的研究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之一即是其毕业生的工作能力,但这一点在短期之内难以得到检验,因此在欧洲出现了一系列以
2、毕业多年以后的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研究项目。例如在英国,katepurcell(2005)等人于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两项针对入职一定年限的毕业生的纵向调查研究。课题组从全英38所大学里分别毕业于1995年和1999年的两个大学生群体中随机抽取了代表性样本,采取邮寄自陈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对于前者分1998年和2002年两次采集数据,后者则于2003年采集数据,同时还辅以深度访谈了解毕业生们的想法和感受,总计调查了17000多人次。研究者详细分析了劳动力市场的准入资格、大学生的可雇佣性、毕业初期的工作情况、影响求职的因素、初期工作经历所带来的收益、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优劣形
3、势、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完成大学教育所需的经济条件以及从高等教育中所能获得的总体价值等问题。从调查结果来看,研究者证实了在“大学生工作”(graduatejob)(注:指以获取高等教育经历为条件的职业,后者相反)和“非大学生工作”(non-graduatejob)之间的确存在各个方面的质性区别,例如准入资格、所需技术、责任与义务等。另外,欧盟也完成了两项类似的研究,一项是从1998年到2000年开展的名为“高等教育之后的职业:一项欧洲研究成果”(careersafterhighereducation:aeuropeanresearchstudy,简称为cheers)
4、的项目,针对来自于9个西欧国家、2个中东欧国家(挪威、捷克共和国)、1个亚洲发达国家(日本)的超过36000名已工作四年的大学毕业生收集了调查数据,以此探索这些地区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并进行地区差异的比较;另一项名为“知识型社会中的灵活职业者”(theflexibleprofessionalintheknowledgesociety,简称为reflex)的项目也针对欧洲各国2000年毕业的大约40000名大学生在毕业五年以后的职业情况进行了调查。该研究项目以“灵活职业者”(theflexibleprofessional)为核心理念——即知识型社会需要的是拥
5、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愿意而且能够承担哪怕并非自己专业领域的工作挑战的“灵活职业者”——探索了高等教育机构在培养大学生所需能力方面的作用及如何解决高校、企业、大学毕业生三方关系中的矛盾等问题。这些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基于国际合作的研究项目在解决如何有效衔接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运作的问题方面做出了前瞻性成果,较为全面地收集了大学生国际就业形势的数据。二、以企业为对象的研究相对于以大学毕业生为对象的研究而言,以企业为对象的研究实施难度更大,这主要是因为其对象的复杂性、流动性,而且这样的研究项目往往与前者不同步,因此难以综合二者的成果。综合起来,以企业为对象的研究有
6、以下两个个特点:一是实施主体日趋权威化,包括各所大学监管本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部门乃至一些国家公共机构。如vanderheide(2008)调查了298名企业雇主对加拿大macewan大学毕业生的评价,又如peterd.hart研究协会(2008)为“美国大专院校联盟”(theassociationofamericancollegesanduniversities)主持的针对301名企业负责人的调查。二是研究内容日趋深入化,由于多种调查方法的运用,许多研究在质性分析与量化考察方面皆备,因而其研究结论非常有深度。如purcell等(2002)受“英国高等教育基金会”(
7、thehighereducationfundingcouncilforengland)的委托对分属于英国七大地区的87所公司企业进行了质性研究。总的来看,企业的需求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以企业为对象的研究数量呈现出日渐上升的趋势。三、研究前景和展望纵览当前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有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证研究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第一是打破传统问卷式调研方法的局限,通过长期性的、参与式的研究方法,深入了解和掌握某一企业甚至行业的发展状况,从而准确定位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在这方面,研究者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共享、政府的大力倡导、企业的通力合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从
8、这个角度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