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克和克集体备课

千克和克集体备课

ID:9318097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27

千克和克集体备课_第1页
千克和克集体备课_第2页
千克和克集体备课_第3页
千克和克集体备课_第4页
千克和克集体备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千克和克集体备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阜余小学集体备课研讨记录时间2013.10.6地点数学办公室出席三年级数学教师主备人陈帅主持人董劲松记录人徐古军活动过程一、主持人发言:今天我们三年级数学备课组在这里共同研究第五册第三单元“千克和克”单元的教材,并就“认识千克”这一课时的教学进行集体备课,同时一起探讨一下在本单元教学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请各位老师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教学设想。二、主备人发言:《认识千克》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么直观,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特别是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物体的关注,往往先

2、关注物体的大小、长短等表面特征,而对于本质性的质量大小关注较少。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创设情境,感知轻重。通过进行“背人”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进入知识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应事先准备学生熟悉的物体:两袋盐、1千克苹果、1千克冬枣等。让学生掂一掂,感受物体的轻重。2.实践体验,建立概念。拿出实物,让学生认识台秤并亲手操作,称一称身边的水果1千克大约有几个,并通过掂一掂、估一估,说一说等活动,感受质量概念。3.回归生活。布置回家作业:先估计家中那些物体的质量大

3、约是1千克,再实际称一称;并和家长去超市看看那些物品是以千克作单位。本节课中,学生的多种感官都要活动起来,增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另外组织学生课堂活动,注意要让学生主动去发现,而不是流于形式。三、小组成员交流:徐古军:“引入阶段,两样物品可以让学生用自己身边的学习用品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说说怎么比,从而引导可以“掂一掂”“称一称”。学生在生活中对物体的轻重已经有所体验,教师以此为基础,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董劲松:“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准备

4、一些1千克的物品,然后再称,用一只手拎1千克的东西,有必要让学生感受2千克和3千克的物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经历称一称、拎一拎、估一估、数一数等活动,逐步丰富对1千克的感知,使他们真正感受到1千克有多重,接着类推感受整千克数,深化对千克的认识。”四、主持人小结:通过今天的备课活动大家清楚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请各位老师在实际教学中能够认真钻研教材,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多让学生接触生活中的物品,让孩子多观察,多操作,多看,多动手,切实使“千克和克”单元

5、的教学能够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教学落到实处,达到预期的效果。谢谢大家的精彩发言。  6《千克和克》集体备课主讲稿主备人:陈帅一、单元解读:全单元教材按“导入一教学千克一教学克一实践活动”的线索编写”。1、从生活实例引发学习热情,凝聚注意。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有多重”这样的事情,并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在一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比一比”中也比过哪个物体重、哪个物体轻。教材把这些作为教学的起点。第35页照片中有两袋食品,问学生“哪一袋重一些”这个问题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称一称。教材紧

6、接着用秤称的方法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磅秤、台秤、弹簧秤、电子秤以及天平等。用秤称物体有多重,还需要计量单位。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千克”的愿望,把学习注意集中到“千克”上来。2、“教学千克”的活动多样。第一,让学生知道“千克”。教材一方面告诉学生“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同时让学生观察台秤“指针指着数字1,表示重1千克”。在讲千克时不仅介绍了符号“kg”,还介绍了千克又叫“公斤”。符号“kg”在想想做做中多次使用,“公斤”只是介绍,练习中不使用。第二,让学生感知1千克。教材要求学生称出1千克大米

7、,装在袋里,用手拎一拎;称出1千克鸡蛋,拎一拎并数一数有多少个;到商店里去看一看,哪些物品重1千克。希望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亲身体会1千克有多重。在此基础上,教材还让学生体会儿千克,如妈妈买了哪些菜,各重几千克,你能拎起几千克重的物品等。这些活动都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千克。第三,让学生了解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教材中有许多照片如1袋盐水鸭重lkg、1袋大米5kg、电梯可载重l000kg。结合认识秤的练习,用千克作单位显示一些蔬菜、瓜果有多重。还在"你知道吗"里介绍乘坐火车、飞机旅行时携

8、带或托运物品的重量规定。3、教学“克”的方法有特色。首先让学生建立直感1克是很轻的。教材用天平称出10克黄豆,让学生看到10克黄豆只有几十粒,感到1克是很轻的。这是对1克的首次感知,还使学生产生“1克究竟有多重”的学习兴趣。接着让学生体验1克有多重。教材告诉学生1个2分硬币大约重16克,并要求他们掂一掂,感受1克。为了帮助学生加强对1克的印象,教材还通过“1根羽毛比1克轻”、1把直尺比1克重“凸现1克”。然后让学生研究克与千克间的进率。教材没有直接告诉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