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代女性诗词的对话情境与叙事艺术_论文

论宋代女性诗词的对话情境与叙事艺术_论文

ID:9283380

大小:23.9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26

论宋代女性诗词的对话情境与叙事艺术_论文_第1页
论宋代女性诗词的对话情境与叙事艺术_论文_第2页
论宋代女性诗词的对话情境与叙事艺术_论文_第3页
论宋代女性诗词的对话情境与叙事艺术_论文_第4页
论宋代女性诗词的对话情境与叙事艺术_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宋代女性诗词的对话情境与叙事艺术_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宋代女性诗词的对话情境与叙事艺术【内容提要】为了揭示宋代女性诗词的叙事艺术和审美内蕴,运用文献学比较研究的方法,结论认为:宋代女性诗词普遍是以对话的方式建立起宣泄生命情感的特定语境,展现古代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审美灵感。这样的叙事艺术体现出宋代女作家特殊的生存际遇,又推动了宋代诗词与世俗生活相通的本色化进程,为宋词以至元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关键词】宋代;女性诗词;叙事艺术;对话;世俗化8/8宋代文学以俗为雅的审美特性与创作主体世俗化的审美趣味,十分鲜明地呈现在宋代女性的诗词创作中。发源于民间土壤的宋词,其具有的通俗化的特点与长短错落的

2、句式结构,为中国韵文运用对话方式抒情、言事提供了方便,不仅增强了文学创作的自由度和戏剧艺术因素,而且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代审美文体从自觉向自由发展的进程。而宋代世俗化的审美情趣的转变直接导致了宋代诗歌创作“以俗为雅”的艺术追求,为诗歌抒写日常生活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叙事情境。宋代女性作家,由于其特殊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方式,在运用对话的叙事艺术方面充分展示了她们的艺术才华和审美体验。她们的诗词多以对话的方式、叙述的口吻,展现女性心灵深处的情感意蕴与内在渴求。她们与人对话,与花、鸟等大自然对话,与自己孤独的灵魂对话,既为自己营造着一种融融乐乐的世俗生

3、活图景,又为诗词的艺术进步,曲的产生奠定了艺术基础。一、虚拟性、模糊性的对话情景与人对话是人类最普通的人际交流沟通方式,也是人类社会化存在形态的基础,但是在文学创作中这样的对话情景却往往是虚拟的。之所以虚拟,是因为作者需要通过对话的方式实现内部的沉思,凸显主体的情怀,特别是在一种孤独的生存状态下,这样的沉思常常是对悬挂于心又游荡不定的某一问题的苦苦追问。宋代女性作家和古代所有的女性一样,经常置身在孤独的人生境遇里,所以当她们以诗词为心声的时候,便更多地使用了对话模式,将口语的俗性原原本本地体现在文学艺术中,体现出了宋代女性诗词世俗化的艺术

4、审美特征。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8/8李清照的这首《如梦令》最先活跃在人们大脑视窗界面的不仅是怜香惜玉的动情敏感的少女情怀,更让人难忘的是那仕女与婢女——两个小女子悦耳动听却性情各异的人物话语情态。整首词在极富世俗情味的对话语境中收笔,通脱自然,真切生动,颇有生活情趣,同时还有一层更深的人生感触,即时光流逝,风雨交加,海棠何能依旧?为此,另一位同样敏感的女性,宋代末年的张玉娘,不由得穿越时空的隧道,要与李清照对话:门外车驰马骤,绣阁犹醺春酒。顿觉翠衾寒,人在枕边如旧。知否?知否?何

5、事黄花俱瘦!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与“黄花俱瘦”?个中缘由不问自明,从少女的李清照到长大的张玉娘,都深切体验到了花之生命的娇嫩、脆弱、短促,和花之生长的艰险与痛苦,一如在艰辛环境中成长的封建女性。张玉娘、李清照都曾有生离死别的人生经历和心灵痛苦,共同验证了这两首词中沉思与追问带给所有思想者的沉重。然而,词本身的对话情景和轻松的口语却已经减轻了话语的分量,使得艺术审美成为可能。另如: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8

6、/8这两首词中,主体的话语不以与人交谈的有声语言显示,而是以静态的“心语”呈现。如《武陵春》中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是对“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的回答,并与之构成一组对话。然而这组对话却不是现实发生的,而是对作者一种心理思想过程的描述,因为虽有对话客体(闻说双溪春尚好)之出现,但它却是不确指的。《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的下片也构筑成一席对话,但对话的内容完全是在主体一方的心理活动中完成,却又与“自言自语”有所区别,这不仅表现在它的无声,还体现在它模拟了客体一方的对话内容“奴面不如花面好”。可见,作者借助虚拟的对话形式,描

7、绘内心复杂的思想过程,为的是使作品显得活泼灵动,亲切自然,更具艺术魅力。与散文、小说中对话不同的是,诗词的对话更多是为了表达思想感情而创造的一种叙事情境,情境一旦建立,就构成了叙述者与叙述情节之间的关系,主体的叙事、抒情便有了对象,而对象的具体形象却可以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似隐似显,似有似无,像《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将对话主、客体双方的完整话语都显现出来的模式并不很多,而更多的是对话客体并不出现,如下面的作品: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8/8这样的对话模式,往往

8、突出对话主体一方话语的语态细节描绘,传达创作主体细腻真实的内在感情,而客体一方完全隐形。同时,在这一类对话中,由于要完全展示独有的一种心性或者抽象理念,远离感性世界,主体便无法给客体定位,只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