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018684
大小:7.35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8-04-15
《中国马铃薯区域分布及优势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马铃薯区域分布及优势特点隋启君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2015年4月28日内容中国在世界马铃薯生产中的地位中国马铃薯生产概况和发展趋势中国马铃薯区域分布划分依据北方一作区南方冬作区中原二作区西南混作区品种和种薯区域分布变化世界马铃薯生产概况全球10大马铃薯生产国(按面积排)(FAO)5000000450000040000003500000300000025000002000000150000010000005000000中国马铃薯概况(2013年)面积:8800万亩产量:10400万吨
2、单产:1.18吨/亩加工量:一淀粉加工为主,有大中型淀粉厂120家,年加工能力200万吨,2013年实际生产52万吨。十大马铃薯生产省单位:万吨%79978480069269070058860054850044542340034130030020010010.610.49.29.17.87.25.95.64.54.00甘肃内蒙云南贵州四川黑龙江山东重庆湖北山西中国马铃薯面积分布图我国马铃薯生产空间布局呈现出“东向西移,北向南移”的趋势(罗其友)1990-2007年我国马铃薯面积重心变化轨迹34.80034.6纬
3、度029334.499010334.2969890349297959133.80494070633.633.40533.2109109.5110110.5111111.5经度Globaldistributionofthepotatocropbylatitudeha(1000)Summer1200AnnualSpringWinter中1000国西800南地600区21-34400Centeroforiginand200diversity0-50-30-1010305070Latitude(°)SOURCE:Hijma
4、ns,R.et.al,2001中国马铃薯生产区域划分区划来源和依据姜诚贯1974-1980滕宗璠区划本质主要依据:纬度、海拔实质是冷凉气候决定马铃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气候马铃薯为喜凉作物,对高温敏感,且生育期较短,结薯时避开高温天气即可。北方一季作区:夏季凉爽,春种秋收中原二作区:避开寒冷冬季和酷热夏季春秋两季生产南方冬作区:冬季才凉爽,冬作四个不同地区月平均温度比较山东滕州气候情况东北种用马铃薯优势区面积1100万亩,以黑龙江省为核心土壤:黑土无霜期:短降雨量:400-500mm病虫害情况:晚
5、疫病重,其它病害轻优势:种薯质量好,地势平坦,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劣势:晚疫病比较重,品质稍差东北大农业、大机械华北加工用、鲜食用和种薯优势区面积1300万亩,以内蒙古中西部、晋北、冀北土壤:栗钙土无霜期:中等降雨量:300mm病虫害情况:土传病害较重优势:毗邻京津冀,地缘优势强,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晚疫病轻劣势:干旱、依赖地下水资源需要解决的问题:节水技术华北喷灌圈和薯条加工业西北加工用优势区面积1600万亩,以甘肃为核心土壤:多样无霜期:长降雨量:200-600mm病虫害情况:不
6、突出优势:生育期长、品质好,淀粉加工优势区,政府高度重视劣势:干旱,地块零散、难于机械化、种植规模小和市场流通困难需要解决问题:大力发展抗旱栽培技术覆膜盖土模式定西发往广州的马铃薯专列南方马铃薯鲜食优势区马铃薯种植面积350万亩,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4.5%。亚热带气候,无霜期230天以上,适于在中稻或晚稻收获后的栽培冬作马铃薯。水分过多。制约因素:种薯;生长前期易遭霜冻,晚疫病、青枯病发生较重;价格波动。优势:效益好,可利用冬闲田。南方马铃薯免耕栽培模式广东省马铃薯生产情况60.050.040.030
7、.0系列120.010.00.019821985198819911994199720002003稻草包芯技术稻草包芯技术即开沟成畦,摆种后,延垄覆盖稻草,每公顷稻草用量约2250-2700kg。与树套种模式中原二作区-鲜食优势区面积500万亩,以山东为核心,生产水平最高的区域,单产2.5吨/亩。模式:春秋二季作,以春马铃薯为主,秋马铃薯为辅制约因素:春马铃薯前期低温,后期高温;秋马铃薯则相反。优势:价格较高,效益较好,市场发达,劳动力充足,精耕细作。劣势:生育期短,节令变化快。对策:发展地膜、二膜、三膜
8、覆盖栽培技术;减少农药化肥施用。拱圆棚麦草覆盖栽培绿肥套种模式西南鲜食用、加工用马铃薯优势区马铃薯种植面积3156.7万亩,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40.1%,产量3357.8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1.5%。特点:马铃薯主要分布在海拔700-3000米的山区,耕作制度复杂。周年生产、供应和加工。主要制约因素:晚疫病重、耕地零散,生产规模小。优势:人均消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