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991554
大小:7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4
《北京人口近三十年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北京近三十余年的人口种群变化一、2010年2011年北京人口数量示意图从人口看,去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018.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6.7万人,密度为1230人/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比上年末增加35人。常住外来人口742.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6.8%。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27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1万人。2010010302016二、北京市流动人口特征(一)北京市流动人口总量特征北京市大规模流动人口变化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在这之前流动人口的变动一直处于比较平稳的发展阶段,1.1978—1992年是快速增长时期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到90年
2、代初期,北京市流动人口总量现大幅度上升,这也与这段时期特殊的经济政策和发展特点密切相关。70年代后期,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农业的迅速发展产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加之80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执行,城市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北京市作为祖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对城市建设和发展投入了相当大的力量,因此对外来人口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加之城乡差距的加大,城市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高质量生活水平的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愿意到城市中谋求生路。这样就形成了这段时期北京市流动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数据显示1977—1992年问北京市流动人口数量的年均
3、增长率为23%,是低水平发展阶段增长率的近4倍。2.1993一现今是震荡上升时期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北京市流动人口总量出现更大幅度的增加,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震荡上升的特点。90年代后期北京市流动人口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且下降幅度较大,年均降幅达到8%。是由于北京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到位,加之这段时期内遭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流入北京市的外来人口数量减少。2000—2008年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2.5%(见图1),升幅与90年代末流动人口下降的速度相当。从总体发展趋势上来看,北京市流动人口数上升趋势明显,并可能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继
4、续维持扩张趋势。(二)北京市流动人口分布特征北京市共有18个区县,这些区县按照城市功能的差别可以划分为四个功能区,其中首都功能核心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和宣武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包括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和海淀区;城市发展新区包括通州区、顺义区、房山区、昌平区和大兴区;生态涵养发展区包括门头沟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县、延庆县。从图2中看出,城市功能拓展区是北京市流动人口的主要集中地,2003年统计的55.9%流动人口在此处集中,发展新区是北京市流动人口的第二大集中地,26.6%的流动人口再此处集中,首都功能区由于特殊的城市功能,其发展重点并不是在制
5、造业方面,因此该区能提供给外来人口的工作岗位十分有限,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也相对较低9.1%,生态涵养区是北京市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由于该区的特殊功能,并不适合发展制造业,因此吸引的流动人口很少,比重只有8.3%。图2北京市四大功能区流动人口比重(2003)(数据来源: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区域统计年鉴2004.北京:同心出版社,2004,28-29)(三)流动人口的结构特征(1)年龄结构特征根据“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北京市1‰流动人口调查”得到的北京市流动人口性别比为123,流动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以青壮年为主。从时期对比上看,最近10年来,流动人口性别
6、比有明显下降的趋势。1994年流动人口性别比为173,1997年流动人口性别比高达195,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时北京市流动人口性别比降至128,2006流动人口性别比进一步下降到123,北京市流动人口性别结构变动的这一历史过程表明越来越多的女性已经加入到流动人口队伍中来。(见图3)(2)就业结构特征在就业结构上,以务工经商人员为主。流动人口进城之初多从事脏、苦、累、险的行业和工种,但随着本市就业环境的不断改善,流动人口已发展到遍布全市的各行各业,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建设力量。其中,来京务工、经商就业人口占绝对多数.[2]参考文献:[1]新京报[2]北京市流
7、动人口的特征、需求和公共政策的思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